以前,门焕军说啥也不敢吹“冲击市场”这个牛,自从今年成立联合社后,种植面积成倍增加,让他们尝到了参与稻米市场定价权的甜头,他感觉腰板挺直了。
近年来,八门城镇涌现出十几个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但大多生产规模不大、市场品牌不响、信息流通不畅、抗风险能力较低,在市场竞争中根本抢不到“香饽饽”。为打破发展瓶颈,八门城镇积极引导合作社探索发展渠道,5家规模较大的合作社成立了聚农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联合社,整合资源,“抱团”发展。联合社首先从种植上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因为都是绿色种植,聚农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联合社顺利通过了国家的有机米认证,注册了“津宝欢喜”商标,实现了品牌化经营。今年,联合社生产的有机大米主要销往航空配餐和铁路配餐,基本实现了尽产尽销。现在,宝坻区不仅有水稻联合社,还涌现出了涵盖蔬菜、禽蛋、水产、水稻等多个产品的4家联合社。联合社不仅让同类农产品纵向打包,同时也把不同类型的农产品横向捆绑,加大“筹码”闯市场。
在史各庄镇朱杨庄萝卜种植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带泥的萝卜经过清洗、包装,正在一箱箱搬到外地销售商的车上。
合作社理事长张志坚说:“这几年,朱杨庄的萝卜在京津等地已经打出了名气,往市里送萝卜时,总有老顾客打听,你的萝卜种得这么好,宝坻‘三辣’、蔬菜瓜果怎么没有卖。现在不光是萝卜卖得更好了,其他产品也卖得红火,大伙一起赚大钱,干劲更足了。”杜洋洋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