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江阿布拉克村,一排排安居富民房整齐划一,宽阔的柏油路,路两边排排整齐的树木环绕着家园,两侧崭新的红顶房给人一种别致和舒心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昔日后进村的面貌已焕然一新。
访民情探出新变化
“老人家您好,我们是住村工作队的,前来看望您,跟您聊聊天,看您虽然头发都雪白了可身体真好,•••••”3月16日,阿勒腾也木勒乡江阿布拉克住村工作队成员访民情来到正在打扫院子的老党员努尔木拉提家中。
74岁的努尔木拉提老人看到来客人了,满脸的笑容,高兴的和住村工作队成员拉起了家常。问起村子这一两年的变化时,他感慨的说,这几年江阿布拉克村真是变化太大了,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至今难忘记2010年的那场洪水,房屋受损、道路被毁、财产损失、村民们都不知道怎么生产生活,但随后接踵而来的各种帮扶给村民们带来了希望,尤其是2012年整村推进后,我们牧民定居新村的村民们家家住上了红顶新砖房、有新棚圈,家里的牛、羊养的更多了,乡里干部职工帮我们开垦了菜地教我们种菜,村上建了文化活动室••••••现在的生活非常幸福,感谢共产党带给我们的好生活。
“以前我们住的土房子不仅旧还小,下雨外面都是泥巴路,家里没有水,牲口棚圈也都是随意搭建的,也没有院墙,只能养几只羊过日子,亲戚朋友都不愿意来,现在,房子是一砖到顶的,房顶都换起彩钢的,大家用上了安全饮用水,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平时闲了我们就到文化活动室锻炼身体、下下棋、看看书,还能经常看到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活动,在家可以免费收看54个节目的无线数字电视••••••现在政策太好了,过去的生活和现在没法比,全是党的政策好啊!”定居牧民马合沙提•努尔毛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告诉工作队成员。
据了解,阿勒腾也木勒乡江阿布拉克村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游牧村,哈萨克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9%。该村于1998年开始实施牧民定居,由于靠近老风口,常年多风,自然灾害频繁,牧民生活水平较低,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成了远近闻名的后进村,2002年被确定为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村。2012年自治区宣传部把该村列为帮扶村,阿勒腾也木勒乡党委、政府将江阿布拉克村列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在自治区宣传部的大力帮扶和转服工作组的支持下,乡党委、政府依托整村推进各种项目,发动干部职工发扬“裕民精神”,通过实施安全饮水、道路改造、绿色通道、抗震安居、信息覆盖、村容村貌整治六大工程,居民点周边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促进牧民的畜牧养殖规模逐步壮大。
据江阿布拉克村党支部书记巴合提别克介绍,虽然现在村民的生活条件好了,但部分村民家中由于缺少劳动力和增收渠道比较单一,还是比较贫困,乡党委、政府要求我们村干部积极转变村民的思想,引导大家科学养殖、发展庭院经济、加强技能培训,帮助村民们走多渠道的增收道路,2013年新建的军民文化活动室不仅室内拥有综合文化大厅、阅览室、活动室、棋牌室等,室外还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设施,四周设置了精神文明文化墙、村风民俗展览墙、崇德尚贤展览墙等,每年乡劳动保障所都会邀请专业老师到村里开办计算机、手工艺品制作、糕点制作等7个种类的实用培训班;文化站工作人员定期为农家书屋添加科学养殖、牲畜防疫、健康保健等东风工程书籍和影碟;乡机关干部职工每年都来我们村帮助我们一起种树、种菜,平时还给村民们宣讲党的惠农政策和民族团结的知识,每年经常开展很多帮困济贫、文艺演出下村、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武装部官兵也积极帮助村民学科技,为村民送温暖,同村民共娱乐,现在大家都认识到美好的环境得来不易,破坏公物的现象没有了,邻里之间发生争执的少了,赌博、酗酒的少了,学习的氛围浓了,参加文体活动的村民多了,村民在牲畜养殖的同时积极发展家禽饲养和民族手工艺品制作,许多牧民空闲时间到县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建筑工地务工,在农忙时节从事除草、采摘红花丝等农活增加收入,村内风气焕然一新,2013年不仅被自治区妇联评为现代文化示范村,还创建为地区文明村。 ”
当工作队队员问到包村的乡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阿德列提,“江阿布拉克村是距离阿勒腾也木勒乡最远的村,乡里经济条件是全县最穷的,要改变这个村的脏乱差现象,大部分工作只能靠干部职工义务劳动,是不是特别难?”阿德列提微笑着回答,“是非常难,这个村发生的大变样是我们干部职工的付出很多很多的血汗得来的,每年我们都会花大量时间在这里劳动,从开春开始,干部职工们骑着摩托车带着工具来这里植树造林,期盼造厚防风林减少风沙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大部分牧民主要以放牧为主,庭院几乎全部荒芜,乡干部职工每人负责包2户,为村民开垦菜地,帮助种植蔬菜和玉米,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清洁。2013年6月-10月期间,乡党委发动全乡干部职工和该村群众对该村的13条南北边路和1条东西路两旁的居民点围墙边进行平整、边渠进行清理,为居民户修建庭院围墙和菜园围栏以及对村内亮化和绿化建设,尝试种植了300亩甘草•••••累计投工投劳8500余人次,基本上每周都集体劳动4天时间,大家有时候白天进行繁重的劳作喝着凉水吃着干馕,一身灰土,但晚上还要到单位加班把落下的工作完成,做到劳动和业务工作两不误,但从没有人喊苦喊累,很多年轻的女孩子手上都磨出了血泡,干部职工们知道在阿勒腾也木勒乡这个艰苦的条件里,为了让老百姓有好的生活环境,更多的只能靠我们的双手,我们也会经常组织大家观看焦裕禄、牛玉儒、孔繁森等优秀党员的电影,强化大家为民服务的意识,由于该村集体经济薄弱,为了能少花钱多办事,干部职工和村民们一起捡来废弃的滴灌管子剪整齐包裹在村里的每棵风景树上防止牛、羊啃食,一起粉刷墙体刻纸板写宣传标语,捡石头铺路••••••”太多的艰苦奋斗回忆让大家再次感受到了美丽村庄的来之不易。
惠民生架起连心桥
裕民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县委下派“三民工作队”到各村,为了充分发挥以文化为引领的功效,做到密切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县文广局住村工作组一进村就为村民们献上一场文艺演出并同村民进行趣味体育比赛,通过一起唱歌跳棋,一起跳绳拍篮球,与群众打成了一片,为走家串户了解民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切实好“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工作队采取座谈、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带着感情走访,带着民情调研,走访中,工作组认真掌握村民家庭基本情况、生产发展思路和对活动的所思所盼所期。在开展入户走访的基础上,工作队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党和国家对新疆的支持、帮助和安居富民、惠民惠农政策等进行了宣传,同时依托行业特点积极为当地村民提供服务。
当工作队得知该村由于位于老风口风带,一年四季风沙较大,高音喇叭被大风刮丢,及时联系文广局购买扩音器及相关配件,调取备用高音喇叭四部,并派安装人员及时进行安装调试,让高音喇叭再次响起,并免费为所有村民家中安装调频广播,通过架设10W调频发射机,发放调频收音机,让村民能实时收听新闻,了解到国家动态和惠民政策。
由于大风的缘故,80多户村民家中无法收看到清晰电视节目,工作队及时与县网络公司联系,凑齐配件,加班加点对无法收看电视的村民及时进行维修,解决了村民实际困难。
由于去冬今春风雪较大,积雪囤积严重,加之近期天气逐渐转暖,为提早预防可能到来的洪水侵袭,住村工作队配合村委干部联合村民对重点地段及桥涵积雪进行了及时清理和疏通,为泄洪做好了准备。
为活跃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工作队队员了解到有很多哈萨克族青少年都很喜爱弹奏冬不拉,但苦于无人授课,利用住村工作闲暇时间,组织冬不拉弹奏爱好者,举办了冬不拉培训班,并在该村纳吾肉孜节联欢会上为大家送去了精彩的表演,文广局驻村工作队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及时发挥工作队员优势,大力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聚民心奏响和谐曲
点点滴滴的惠民事情,让住村工作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也走进了村民们的心中,更交心的交谈,让队员们了解更多的民情,也及时发挥自身优势,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江阿布拉克村不断发生着喜人变化,让大家的心更温暖,人心齐了更加努力的发展奔小康。
3月23日,县委书记徐本来利用周末时间再次来到了江阿布拉克村走访村民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村民达吾列提激动的告诉徐书记,现在大家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很高,不但有很多帮扶单位送来了扶贫发展的生产母羊和鸡苗,还有树苗和书籍,经常慰问贫困家庭,村上还不定期举办很多培训和文体活动,住村工作队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困难,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们感觉每天都很幸福,一定会努力发展经济早日脱贫致富。
徐本来高兴说,看到你们的生活好了,我也非常高兴,这些变化除了依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你们的勤劳。今后还要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小畜存栏数,发展好庭院经济,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徐本来要求村干部继续加大对村民们的科技养殖培训力度,引导牧民壮大养殖业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和手工艺制作,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要求住村工作组要扎实开展“三民”活动,深入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结合实际,以文化为引领积极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阿勒腾也木勒乡党委、政府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江阿布拉克村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又把该村作为文化新村示范点重点建设,着力打造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该村民风淳朴,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该村党支部与文广局党支部开展“文化结对共建”活动,努力将江阿布拉克村建设成为文化新村,
建设在美丽村庄里的军民文化活动室已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不断丰富着大家的精神生活。“现在村里的环境美了,群众生活好了,村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能帮助我们增长科技知识、学习惠农政策、提高增收技能、丰富文化生活的精神家园。”74岁的乌马尔别克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