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水网铺设到地头 农田用水不再愁
时间:2015-05-07 02:02:55来源:作者:张海

连日来,山西临汾市洪洞县曲亭镇师村的村民们都忙着对自家小麦进行第一遍冬浇。现在水量充足,多浇一点小麦产量就能高一些。村民申志龙说。

师村是山西母亲河汾河边上的一个村庄。多年来,由于汾河水源不足,村民们守着汾河却过着缺水的日子。申志龙说:水量不够,每年只能冬浇一次,每亩水费却要七八十块钱。挺肥的地,每年只能种一茬小麦,亩产也只有六七百斤。

让村民高兴的是,近几年山西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0年建成了引沁入汾工程,把资源充沛的沁河水配置到了水源不足的汾河里。洪洞县又通过末级渠系改造,把水引到了农民的田间地头。

洪洞县水利局局长黄小平说,这一工程每年可向全县供水3000万立方米,不仅有效解决了南垣地区两个乡镇18个自然村4.5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还能补充曲亭水库水源,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水源保障。

申志龙说:现在一亩地浇一次只需要不到35块钱。不仅小麦每年能浇三四次,还能多种一茬玉米。粮食产量也上去了,真正变成了吨粮田。

与师村村民一样,位于山西南部的临猗县北辛乡东卓村的2300位村民则告别了多年使用深井水的历史,这两年开始用黄河水浇灌自家的苹果树。

耕地面积7000亩的东卓村,苹果树栽植面积就达到6000余亩。村民庆高说:苹果是我们的全部收入来源,而水又是苹果产量和品质的保障。过去浇地全靠一眼240米深的水井,每亩水费高达100多块钱不说,条件好的地也只能浇三次,每亩地只能产五六千斤果子。

近几年,山西省政府启动了夹马口引黄灌区北扩工程,东卓村成为受益者之一。现在想什么时候浇水就什么时候浇水,一亩苹果每年能浇五六次,水费降到20多块钱,产量却涨到1万斤。按这两年的价格卖,一亩地就能收入1万多块钱。种了10亩苹果的庆东说。

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说,近几年围绕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目标,该省始终把农田实灌面积作为硬指标,建成了35项应急水源工程,以及多项农田水利项目,实施了灌溉电价水价补贴、末级渠系建设补贴等惠农政策。从2008年起,该省每年新增100万亩以上农田实灌面积,去年达到1810万亩,连创历史新高,为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