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爱心煤”变质背后
时间:2015-05-27 00:45:39来源:作者:唐豆豆

省委书记袁纯清在部署工作和下基层调查研究观摩检查时多次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首位,落实好为低收入农户免费供应一吨取暖用煤的任务,不让一户农民受冻,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把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户家庭。
寒冬来临,一场大雪降落在三晋大地上,爱心煤已经陆陆续续发放到老百姓的手里,这个冬天,我省的老百姓应该比往年好过了,可是孰不知这项好政策却在执行中变了质!
近日接到群众举报:位于我省长治市平顺县北耽车乡实会村,老百姓领到了政府给他们过冬的爱心煤,可是爱心煤的发放却是一波三折。
其一、必须先交医保才能领到爱心煤
其二、每户必须交35元运费
其三、一吨煤是两千斤煤,老百姓只领到1400斤煤,
其四、分发过程不过秤,按堆分
其五、煤不是优质煤、质量差,老百姓只好以200300元不等的价钱卖掉。
与上面村类似情况的还有长治郊区黄碾镇故南村,在这个村老百姓只领到半吨煤,而且煤含水量比较大,这样下来这仅有的半吨煤的分量也得打折,这样的情况还不止这些,有的地方,煤里边夹杂着许多煤矸石,甚至大石块,煤面里边混上大石块,大石块就被染黑,远远看上去还真像煤炭。这样的智慧,我们叹为观止,瞠目结舌。只可惜用错了地方。
爱心煤,是我省解决全省低收入农民群众冬季取暖问题,促进煤炭企业和农村协调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制定的一项民生政策,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好事,大实事,是我省党和政府让老百姓过一个温暖的冬天的惠民善举,对低收入农户农户供应1吨/户冬季取暖用煤,从2011年起执行到2015年底。
然而在落实执行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好端端的一个好政策,一些别有用心者也没能放过,搭政策的顺风车,掺杂使假,借机敛财等各种手段相继上演,这一吨煤背后暴露的问题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长效机制的缺位,监管部门的缺失,以及背后利益与政策的博弈,这些方面的问题什么时候得不到解决,那么再好的惠农政策贯彻和落实都得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也希望能够追究相关部门责任的同时,仔细反思和总结暴露出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认真检点执行过程中哪些环节出了问题,完善我们的操作程序,让任何一只伸向政策的黑手都无处下手!
据记者在采访领导和群众过程中得知,我们一些基层领导对这种现象的发生也比较痛心,他们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比如说:我们可以借鉴市场经验,可以采用贴封条的方式,在煤源地,我们政府派工作人员监管煤炭装车,待装车完毕后在关键部位贴上加盖政府公章的特质封条并写上监管人的名字和单位,然后在卸货地也有政府的工作人员和群众验收,倘若政府工作人员或群众发现封条撕裂破损,有权拒绝验收,倘若验收合格也写上监管人的名字和单位,这样从煤炭始发地到煤炭终点站就保证了煤的唯一性,从根本上就避免了煤被掺杂使假和克扣,同时让老百姓参与进来监督,也让老百姓更加踏实和放心,与此同时,对政府监管煤炭工作人员建立奖惩和监管制度,一旦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我们可以追究到任何一个环节的监管人员和单位,这样一来,政府的爱心煤才能真正成了老百姓的暖心煤和放心煤,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有不完善处,还望斧正。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