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供需信息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确立五项重点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时间:2009-10-29 16:12:4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天石

  2009年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深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着力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回归”,为湖北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到2012年,力争全省供销合作社购销总额达到1000亿元左右,培育进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企业10家左右,发展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100家以上,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个以上,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10000个以上。重点工作如下:

  一、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一是要突出“综合服务”。这是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办社宗旨和最大特色。要按照即将下发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实施办法》要求规范建社。其基本要求就是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在开展农资、日用品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烟花爆竹销售、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回收等经营业务,积极推广农技培训、信息发布、文化娱乐等各类公益性服务。
  二是要实现网络联结。村级综合服务社如果是一个个孤立的经营点,其发挥作用将十分有限。要促进村级综合服务社与供销合作社连锁经营网络对接,通过加强商品配送和农产品采购,使村级综合服务社真正成为供销合作社“双向流通”经营网络的重要结点。
  三是要规范组织形式。村级综合服务社要成立理事会,根据需要吸纳经营业主、供销合作社职工和村委会干部成为理事。县级供销合作社要指导村级综合服务社开展庄稼医院、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在条件成熟时可吸收村级综合服务社为成员社。
  四是要办好试点,以点带面。去年召开的全省综合服务社建设现场会确定的20个试点县市是今年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的重点地区。其中的赤壁、监利、英山以及竹山、保康等5个进入“以钱养事”范围的试点县、市是重中之重。试点县市的工作能否干出成效,关系到为全省供销合作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关系到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关系到进一步争取财政扶持并最终将全省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整体纳入“以钱养事”。各试点县市供销合作社务必要进一步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广泛寻求支持,调动社会力量,加大建设力度,力争兴办一批组织健全、服务完善、经营规范、农民欢迎、社会认可的样板综合服务社,为全省供销合作社提供成功的建设模式。省供销合作社今年安排班子成员挂钩联系赤壁等5个试点县市,加强指导服务。各市、县供销合作社都要积极办好试点,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工作开展。

  二、深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提升经营服务水平

  全省供销合作社要认真按照全国总社的部署,利用扩大内需的有利契机,深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切实成为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中坚力量。要继续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着力强化网络的“双向流通”功能,加快基层经营网点的改造升级。大力提升网络的信息化、标准化水平,积极推行物流设施的自动化、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企业经营的信息化,提高网络运营的质量和效益。各地要继续加强“新网工程”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对接,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省社要引导各市、县供销合作社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全国总社“新网工程”专项资金。对列入省级财政的“新网工程”专项资金,要合理投放、科学使用、追踪问效,建立项目进展情况的动态监测机制,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进一步贯彻《省政府关于构建全省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的意见》,主动向政府汇报,与财政、金融、税务、工商、药监、邮政、电信、烟草等部门及企业搞好协调,帮助“新网工程”承办企业落实扶持政策,扩大经营范围。

  三、实施“项目兴社”战略,培植供销合作社发展后劲

  在现阶段,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全省供销合作社都要牢固树立“项目兴社”思想,将项目建设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措施,将项目建设成果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认真研究中央和本省关于扩大内需的投资方向,紧紧抓住其中关于启动农村市场消费、加快农村流通现代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循环经济等与供销合作社联系紧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做好重点项目的策划、论证和推介工作,力争抓住一批起点高、见效快、后劲足的项目建设,实现供销合作社突破性发展。
  加快推进56个粮食和经济作物大县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湖北农资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积极推进400型棉花加工厂建设,湖北银丰集团力争通过3年时间建设30-40家400型棉花加工厂,掌控全省40%以上的棉花收购市场份额,为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创造条件;积极参与“两型社会”、循环经济建设,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工业园和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促进报废汽车、废旧金属等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产业链做大规模;进一步发挥新合作的品牌、资金、管理、经营优势,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农家店建设。继续推进省社大院开发、武汉城市圈农产品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尽快取得突破。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建立健全促进项目建设的激励机制,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加强县级供销合作社建设,促进系统上下协调发展

  一是要大力推进县级经营网络建设。要强化县级配送中心和乡镇中心店建设。一些经营服务能力比较薄弱的县市社,一方面要积极恢复重建经营网络,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吸引省、市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延伸经营网络,带动当地乡、村经营网点建设,消除经营服务“盲点”,逐步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供销合作社基层经营网络。
  二是要多种途径加快改造基层供销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是目前全省供销合作社的薄弱环节,需要加大改造力度,使之成为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为农服务的重要平台。目前运转正常的基层社要积极开展连锁配送和农技服务,为村级综合服务社提供支撑;基层社已经解体的地方,可以由供销合作社连锁经营企业的乡镇中心店代为履行职能;继续以专业合作社改造基层社,对一批组织健全、运作规范、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可以委托其替代基层社。
  三是要加强对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指导。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发展和规范专业合作社方面有新突破。积极参与总社组织的“千社千品”市场工程。在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上下功夫,省社重点培育10个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全省供销合作社今年新办专业合作社确保50个,力争达到70个。
  四是要加强对县级社的指导和扶持。继续推进县级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认真总结推广先进典型。提高“新网工程”资金用于基层经营网络建设的比例,与地方相关政策配套,共同形成有力支持。积极参与仙洪试验区建设,扶持相关县市供销合作社提高经营服务水平。为了加强指导,今后省社发文和召开综合性会议直接到县级。

  五、做大做强社有企业,提升供销合作社经济实力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全省供销合作社2000年前后启动的“两转”(企业转换体制、职工转换身份)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为社有企业转换机制、减轻包袱、扭亏增盈、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也要冷静地看到,当前全省社有企业的基础还不稳固,盈利水平还不高,抗风险能力还不强。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推进以新一轮以“两合”(整合与联合)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型”改革。整合,就是要打破现有企业架构的界限,通过控股、参股、产权置换等资本运作,对社有企业进行优化重组,实现资产、人员、管理、业务的合理配置,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管理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及企业集团;联合,就是要打破隶属关系和地域的界限,以诚信、平等、互惠为原则,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产权和经营网络为纽带,在全省供销合作社范围内推进联合发展。
  二是要进一步开拓经营服务领域。棉花、农资、茶叶、日用品经营、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传统业务既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主要内容,也是供销合作社经营创效的主要手段,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巩固和提高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要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展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要把传统经营业务和现代流通方式结合起来,把抢占农村市场和抢滩城市市场结合起来,把流通和生产结合起来,创新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将经营服务的触角向各类涉农领域积极延伸。
  三是要进一步理顺社企关系。要按照“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和“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完善社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既要保持供销合作社的控制力,又要使企业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各市、县供销合作社要广泛成立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完善出资人职能。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社有资产监管模式,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产”的转变,逐步实现由直接管理向委派股权代表的间接管理转变。在目前市场形势下,要重点加强对企业“三项资金”的监管。
  要规范和推广使用供销合作社统一标识,努力提升供销合作社的整体形象。加强对外舆论宣传,利用新闻媒体、网站、标语、公共广告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供销合作社的办社宗旨、经营理念、服务方向和工作成效,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社会各界的认知、认同和认可。今年是建国60周年,省社将组织一系列大型宣传报道活动,集中反映供销合作社建社以来的发展历程、为农服务的重要贡献以及创新发展的突出业绩,各地供销合作社要密切配合,上下互动,宣传供销合作事业、展示供销合作形象,促进供销合作社地位回归,为湖北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