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来,温州市供销合作社按照浙江省委建设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浙委〔2006〕106号和温委发〔2008〕3号文件精神,以参与“三位一体”体系建设作为实践为农服务的切入点、推动自身改革发展的重点内容和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主动参与,主动承接,努力发挥在“三位一体”体系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一、加强专业合作服务,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加强投入,强化利益链接。全市75家基层供销社利用资金、网络、人才优势积极兴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全市供销社系统共投入社有资本760.5万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市起到了较好的牵头扶持作用,2009年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累计266家,入社农户1.58户,带动农户8.82万户,总经营收入7.34亿,比上年增长26.8%。2009年新增投入60万元社有资本,兴办(联办)综合服务社19家(其中规范化农村综合服务社2家),累计投入社有资本已达265万元,共兴办了71家农村综合服务社,经营总收入达1799万元,比上年增长37.4%,通过拓展多样性经营服务项目,加强公益性服务项目建设,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安心。加强服务,强化规范提升。在销售、资金、农资、信息等多渠道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积极引导和支持一些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规范化建设。2009年新增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申请纳入全国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累计已达24家。新增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全市系统已有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占全市的37%,其中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占全市的39%。目前共注册了85个农产品商标;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9个,获绿色农产品认证12个,获有机农产品认证15个。加强引导,强化联合发展。通过供销社组织引导、经营服务、信用担保、技术培训多方位融入,指导各地加强引导创办领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加强专业合作社区域联合平台建设,相继创立了全国县级第一家农村合作经济联合社、全省首个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全省首家区域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培育了一批参与“三位一体”试点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了5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5家行业协会,形成合作经济联合发展、合作共赢的良好趋势。
二、加强供销合作服务,构建培育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充分发挥农资主渠道作用,做好农资供应服务,着力保障农资市场稳定。以温州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为龙头,县级农资经营企业为基点,建立县级农资配送中心、乡村农资经营点、庄稼医院等,发展农资连锁超市、加盟店,建设区域性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目前全市系统发展农资连锁企业11家、农资配送中心5个,农资连锁门店535个。各地普遍建立农资淡储旺供、救灾化肥的储备制度,2009年全系统农资销售3.7亿元,其中供应化肥16.7万吨,同比增长11.2%,市场占有率稳定在70%以上,在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物价、保障农资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创新农产品经营业态,促进专业市场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全市各级供销社围绕当地特色和支柱产业,已发展较大农产品批发市场4个,农贸市场4个,总占地面积267亩,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龙头、现代物流配送为手段农产品购销网络,2009年实现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54.55亿元,同比增长6.32%。在全系统现有的13家县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组建地方名特优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为农产品购销提供信息,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全年共投入76.25万元,开展各类培训53期、4171人次。瑞安、乐清、文成等地分别成立了农产品经纪人协会。
稳固壮大传统行业,全面推进“新网工程”,着力促进城乡市场对接畅通。利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扩大内需的优惠政策,加快“新网工程”建设,发展农村连锁经营, 2009年全市供销社系统新发展各类连锁网点212家,累计已发展1354家。全市系统消费品、再生资源等连锁企业22家,实现销售额9.91亿元,同比增长30.18%。初步构建起联结城市与农村、生产与消费、双向畅通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促进农村流通“方便、安全、经济”。
三、加强信用合作服务,增进完善农村金融合作平台与服务网络
加强信用合作,大力推进农信担保体系建设。我市供销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组建农信担保公司,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与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努力创新运行机制与业务产品,促进农信担保体系建设,至2009年底,全市供销社系统5家担保公司已累计为2061家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种养殖大户提供贷款担保2123笔,担保金额达7.2亿元(2009年实现担保笔数520笔,担保金额2.3亿元,同比增长45%),受保企业和农户已累计实现产值120亿元,利税10亿元,帮助农民增收7.7亿元,切实缓解农业生产经营中融资难的问题,有力促进了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2009年11月,市农信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从原来的1千万提高到2千万,担保能力升至2个亿;文成县兴合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现已组建完毕,鹿城、瓯海、平阳等各县(区)正在积极筹建农信担保公司,逐步形成市、县两级较为健全的农业信用担保服务网络,不断扩大贷款担保规模和服务范围,提升担保能力和带动力,充分发挥农信担保这一“三位一体”建设重要载体的为农服务作用。
搭建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建设。市供销社加强与省农信联社温州办事处合作,积极推动新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全面构建,双方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逐步推行“全市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建设”试点工作。农信社为供销社系统企业网点安装POS机,优先提供贷款授信、优惠利率、快捷业务办理等便利服务,全力构建“新农村金融结算服务网络”和融资业务合作,完善农村金融结算网络,改善农村融资环境,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