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供需信息
土地流转建基地 诚信经营筑富路———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殿峰蔬菜专业合作社纪实
时间:2013-10-29 00:18:28来源:作者:刘毅

  土地流转建基地诚信经营筑富路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殿峰蔬菜专业合作社纪实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殿峰蔬菜专业合作社以“流转土地建基地,抓好质量促销路,建好市场引客商,诚信经营促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到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农户欢迎。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殿峰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张掖市城南郊2公里处的甘州区长安乡洪信村。长安乡地处城郊,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灌溉方便,光热资源丰富,种植蔬菜历史悠久,高原夏菜是长安乡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全乡80%的耕地地用于种菜。前些年,主要以种植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西葫芦、油白菜、甘蓝、笋子、菜花等常规品种的蔬菜。由于没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加上农民种植的盲目性和销售过程的分散性,种植规模小,销售渠道不畅通,对外没有知名度和影响力,造成蔬菜价格偏低,严重影响菜农的经济收入。单家独户的农业小生产已远远不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为适应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卖菜难、收入低的问题,帮助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洪信村农民曹殿峰率先在家门口建起的蔬菜市场为依托,发起联合本村5个致富能人,于2009年成立了甘州区殿峰蔬菜专业合作社。
  二、拓宽销售渠道,高原夏菜精细化。
  (1)种植高原夏菜。高原夏菜种植一直是长安乡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主要种植品种有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甘兰、笋子、菜花、西兰花、甜椒、上海青、芹菜等约30多个品种。(2)为农户和市场牵线搭桥。专业合作社把市场建在了自家门口,既方便了南来北往的客商收购各类蔬菜,也为当地菜农提供了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采取与外地蔬菜销售商签订供货合同,与本社成员签订种植合同,按合同规定收购社员的产品,充分发挥合作社联结农户和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3)集约化生产模式。今年与周边乡镇签定了2000多亩的种植合同开展蔬菜集约化生产,种植品种由原有菜花、甘兰的基础上扩展到现在的笋子、大白菜、娃娃菜、甜椒、西葫芦、西芹、西红柿等16个品种,并新建起面积5300平方米的开放式蔬菜运销市场。(4)发展订单蔬菜。合作社与全区9个乡镇47个村,8个蔬菜专业合作社达成供销协议,年销售蔬菜1.5万吨,产值达1200万元,蔬菜销往新疆、陕西、青海、宁夏、浙江、广东、福建、内蒙和本省等9个省40多个县区,是全市最大的蔬菜运销专业合作社。
  (5)确保经济效益。目前,吸收社员1300多户,社员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外乡的,有共产党员,也有致富能手。土地流转面积发展到2850亩,签定意向性种植合同8000亩,今年销售各类蔬菜达24000吨,旺季蔬菜日销量超过120吨,产值超过2600万元,成为张掖市外销蔬菜最大的合作社。每年创造经济效益2100万元,为入社会员增加收入达2000万元。
  三、发展产业优势,土地流转规模化。
  (1)认清市场发展形势。殿峰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我市率先在家门口建成了全区第一个私人蔬菜市场。一来方便了周围农户卖菜,二来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但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外地客商对蔬菜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药残留、品种单一,淡旺分明等现象,致使产供销链条严重断裂。平时只管销售的合作社认为这样长期下去,客户会逐渐流失的。(2)转变发展思路。于是请农业专家、田秀才、技术人员给菜农上课、实地培训、到田间地头与会员沟通交流,讲生产与销售的关系,种植与市场的关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有品质好的蔬菜,还要形成规模形成优势,没有“一村一品”的战略思想,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思来想去,只有靠土地流转,才能破解这一难题。
  (3)土地流转开启集约化生产新路。2010年合作社在本乡洪信村、郭家堡村、二闸村流转土地1200亩开展蔬菜集约化生产,种植品种在原有菜花、甘蓝的基础上扩展到现在的笋子、娃娃菜、日本大籽辣、甜椒、西葫芦、西芹、西红柿等16个。(4)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今年又与长安、梁家墩、上秦、党寨、乌江等乡镇发展订单蔬菜2850多亩。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在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就业、农民利用农闲时间打工等方面产生了良性连锁反应,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打造品牌效益,生产销售一体化。
  (1)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行专业社的经营形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通过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专业社成立之初,就坚持以服务社员为宗旨,围绕“发展蔬菜生产、增加社员收入”这一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为社员办实事,进而实现专业社发展壮大、社员发家致富。(2)统一购买农资,节约生产成本。每年开春,专业社都对社员和种植户的种植面积进行统计核实,根据种植面积预计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物资的用量,与生产厂家、经销商签订订购合同,无论从价格还是从运费上都降低了成本,比一家一户采购节省大量支出费用,保证了生产物资的质量,使社员和种植户使用放心种子化肥等物资,保证了蔬菜的种植效益,也保证了社员和种植户的利益。(3)提高产品竞争力。绿色无公害蔬菜成为主打品牌。为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价格,专业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来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向品质要效益,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4)内外对接,创新经营模式。合作社对内开展生产服务,对外开展销售服务,采取与外地蔬菜销售商签订供货合同,与本社成员签订种植合同,按合同规定收购社员的产品,并及时向客商提供优质蔬菜的经营方式。(5)健全管理体系。合作社的内部实行六统一“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定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合作社联结农户和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种植业增效农民增收。(6)完善硬件设施。目前,合作社建起面积5300平方米的市场一个,办公室10间,30吨的电子磅一台,蔬菜销往新疆、陕西、青海、宁夏等30多个市场,日交易蔬菜100吨,成立以来,类计销售蔬菜35000吨,交易额达3000多万元。已与30多家家市场建立合作关系,产值逐年上升。
  五、构筑服务链条,诚信经营促发展。
  合作社成立以来,以“满足顾客需求,经营诚实守信,品质凝聚人心”为经销方针,内对社员负责,外对客商负责。坚决做到“五不”。即做到(1)退化蔬菜品种不下播;(2)蔬菜药残超标不上市;(3)蔬菜不合标准不下地;(4)蔬菜不够数量不装车;(5)客户不满意不付款。在蔬菜紧俏的情况下,合作社区别对待客户,对没有诚信的客户,不予供货;对诚信度高的客户,哪怕其他客户出价高,也不看重小利,全力保证诚信客户货源供应,取得了客户的充分信任,彼此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很多客商人都不到张掖来,就打货款打过来让合作社发货。当销售行情跌入低谷的时候,那些平常是客户也是合作伙伴主动帮助合作社克服困难,用高于市场的价格,全部收购了合作社的蔬菜,全力帮助合作社渡过了难关。
  近年来,殿峰蔬菜专业合作社屡获殊荣,2010年被长安乡评为“先进专业合作社”,2011年被长安评为“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3月被甘州区政府评为“全区先进专业合作社”。为了打造蔬菜品牌,目前,合作社已向工商局提出“殿峰”高原夏菜蔬菜商标的注册申请,并向农业局申请认证“无公害绿色基地”和“无公害产品”。明年计划投资200万元新建一个年产达100万个包装箱的塑料泡沫包装厂,让蔬菜穿着华丽的“服装”走出张掖。
  今后,合作社一定按照省、市、区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农民科学种菜为重点,蔬菜走向品牌化,土地流转规模化,社员种菜精细化,田间管理一体化,切实把绿色产品、无公害蔬菜种植销售做大做强,为再创工作新局面,再谱合作社事业新篇章做出不懈的努力。

关闭】【顶部
上一篇:红薯上市欢迎来购
下一篇:供应红薯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