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琴是辽宁省辽中县满都户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这几年谋上了肉鸡经纪人的营生,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干得小有成绩,不仅自己富裕了,还牵线搭桥使当地的肉鸡打开了市场销路,也使许多以养鸡为生的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记者采访董桂琴的时候正赶上闹禽流感,所以采访不时被养鸡户向她询问肉鸡市场行情的电话所打断。为人热情、勤奋、开朗的她,保持着东北农村妇女的典型特征。1998年不甘一辈子围着锅台转的董桂琴,从事起肉鸡经纪人的生意,经过几年的艰苦经营,现如今她可是在当地出了名的肉鸡推销能人了。董桂琴一个人一年推销出去的肉鸡就有400万只,全镇1000多户饲养的肉鸡有一半是通过她销往市场的。
董桂琴只是辽中县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中的一员,因为有了一大批像董桂琴这样的农产品推销能人,才有了辽中县这几年农业生产提高和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的好势头。去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42个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650元,比往年提高了7%左右,用县政府领导的话说,农产品经纪人在农业产业化中起到了“推进器”的作用。这个评价可不低,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政府对农产品经纪人工作的认可其实就是对供销社工作的表扬,那是因为农产品经纪人在供销社的统领下正在辽中大地上,上演着一出出农业产业化的连环好戏。
供销社找到了回归路
供销社要想在农村经济领域里有所作为,就必须在为“三农”服务上寻找到一个突破口、立足点。于是,辽中县供销社针对辽中县农业大县的特点,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搞对接,通过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和庄稼医院的载体,着力在发展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上下功夫,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加强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和队伍建设,使其成为农产品增效、农民增收的助手。辽中县政府对供销社的想法非常支持,于是2001年以供销社为依托的辽中县农民经纪人协会成立了,协会由供销社和乡镇领导担任会长。目前,辽中县农产品经纪人队伍达到5029人,其中1670人加入了协会,有214人还获得工商局颁发的资格证书;二是加强对农产品经纪人的服务。由于农产品经纪人来自农村,又长期从事农业和农产品的经营,其人员素质和水平千差万别,为了尽快提高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的素质,协会通过办培训班和产销衔接会的形式,既帮助他们学习提高了心理素质、道德水平、法制观念和营销能力,又协助他们沟通信息、研究策略、调整布局和开展业务。三年来,协会举办了56次培训班,培训经纪人8500人次。而在全县农产品经纪人中,年营销额5000万元的就有17人。
辽中县供销社通过农民经纪人协会的工作,充实了供销社的工作内容,显示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供销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价值和作用。供销社的工作得到了政府的认可,是因为它扛起了合作经济的大旗,把分散在农村的农民经纪人队伍统一纳入到合作制的旗帜下,聚拢到供销社的周围,为农产品经纪人提供服务,使他们最大地发挥出潜能,将辽中县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对于供销社来说,这正是其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回归的一种成功的实践。
农产品经纪人找到了家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对从事经纪人这一职业的人总是带着贬低的认识,社会上称之为“二道贩子”和“倒爷”等。所以对于农产品经纪人来说,由于没有一个组织为自己撑腰壮胆,加上社会上的陈腐观念使他们名不正、言不顺,不敢放开手脚大胆搞贩销。另外,因为农产品经纪人没有自己的组织,所以成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当地的经纪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是戴“大檐帽”的,都是管戴“大草帽”(经纪人)的。因此,辽中县的农产品经纪人也希望有一个组织能够把他们联合起来,并成为这支队伍的领路人。辽中县供销社领办了农民经纪人协会,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记者在辽中县的农产品经纪人中听说,经纪人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了全县农产品经纪人表彰大会,在社会上对农产品经纪人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这就肯定了农产品经纪人的社会贡献和为农产品经纪人正名。第二件事就是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协调对农产品经纪人优惠扶持政策,最终由县政府下发了《关于扶持农副产品经纪人发展的规定》,制定了11条优惠扶持政策。一个农产品经纪人高兴地对记者说,供销社领办了农民经纪人协会的工作,不仅使我们提高了社会地位,还为我们争取了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产品经纪人的优惠扶持,供销社为农民作的实事,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农产品经纪人总算找到自己的家了!
政府找到了好助手
在辽中县政府的一份《充分发挥供销社服务功能、切实加强经纪人协会建设、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报告中,记者看到政府对于供销社领办经纪人协会工作的一些评价和寄语,其中有一段这样写到:“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农民在发展商品生产时遇到了‘卖难’和信息、资金、技术、服务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有一个组织为之提供多方面的有效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到的事情。供销社地处农村,与农民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其宗旨就是为‘三农’服务,为此依托供销社领办了经纪人协会与农业产业化目标和供销社的服务宗旨是一致的,不能另起“炉灶”,而且农民也欢迎。相信通过他们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一定能促进辽中县‘米、菜、果、油、酒、鸡、鱼、牛’八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记者从字里行间,看到政府对供销社在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作用、领办农民经纪人协会工作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仅寄予了希望,而且委以了重任,希望供销社能够担当起政府的“助手”,在农业产业化方面起到“推进器”的作用。
辽中县供销社这个“助手”的作用发挥得如何?他们用数字说话:从2001年供销社领办农民经纪人协会的工作以来,在农产品经纪人的推动下,全县已形成4个万亩农产品专业乡、20个千亩种植专业村、120个专业养殖小区,辽中县的农产品通过经纪人除销售到国内大中城市外,去年出口大米4000吨、蔬菜1000吨、油料3000吨、淡水鱼8000吨、白酒200吨,分别销往日本、韩国、俄罗斯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辽中县供销社从2001年以来,已经帮助农民推销各种蔬菜8.8万吨,粮食28万吨,为农服务的总额达到3.5亿元,帮助农民增加收入2.5亿元,供销社自己取得经济效益145万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