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合作社要闻
为民生 得民心           
时间:2004-07-28 00:00:00来源:作者:

  位于重庆西北川渝两地结合部的潼南县,是著名的全国百个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全国产粮百强县及生猪百强县。这个辖区仅为1583平方公里的小县城为什么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和名声?潼南县供销社的全体员工功不可没。他们以助农增产增收为己任,大力发展特色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从而有效推动了该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大胆改制 重塑形象

  潼南县供销社面对助农增收不见效,年年亏损至瘫痪这一惨痛教训,1999年下半年开始了彻底改变供销合作社的经营体制。
2002年,该社按照重庆市供销总社“敞开社门、开放办社、吸纳社会各界能人志士加入供销社,共谋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要求,在半年内新组建了梓潼、涪江等10个股份合作制基层供销合作社及4个县供销社控股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吸收股本金1000万元,入社股东多达600余人。从而打破了过去“大锅饭”的传统经营体制,连锁经营、股份经营等新的经营机制应运而生。
  改制让潼南县供销社一举扭转了过去近5年来的亏损局面,真正实现了扭亏增盈,为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社过去经营的传统优势业务不但没有丢失,反而得到了加强。譬如食盐总代理、药品经营、农资经营、烟花爆竹等主要业务依托新组建的4个股份有限公司和10个基层社员社以及新发展的农村综合服务社的经营服务网点,以多种途径和方式迅速占领了该县广大农村的消费市场,受到了众多农民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该社又相继开辟了拍卖、报废汽车拆解回收、再生资源回收等新业务,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提供了较多的再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为“供销社”重塑了良好的形象。

“两社两化” “龙头”带动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奉献城乡”是供销社在农民心中凸显地位的唯一途径。认识到这一点,潼南县供销社把发展“两社两化”作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先后出动了600多人次深入到该县的31个镇乡、100多个中心村社为其宣传,并在《潼南报》、潼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两社两化”在助农增收中的作用深入人心。
  截至去年底,该社共组建了以农资经营、日用消费品零售、农副产品收购及加工、休闲娱乐等服务系列为主的综合服务社44个,建成以食品及调味品生产加工、蔬菜、粮油、笋竹、茶叶生产等为主的各类专业合作社28个,与此同时,该社还实现了连锁配送经营,获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依托蔬菜、粮油、笋竹这三种主导产业,建立了各类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了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从而较好解决了农民种养加信息不灵、技术缺乏、农产品卖难等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
  通过这项凝聚民心的项目实施,潼南县成功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一年理顺、两年变样、三年见效”的奋斗目标,获得了重庆市供销系统综合评比一等奖。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