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南安市供销社把引进现代化的流通方式和改造经营网络相结合,因社制宜开办超市、购物中心和便民店,加快了供销社新型营销业态的发展步伐,同时也为供销社在农村构建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全新的为农服务网络体系奠定了基础。从2003年起南安市供销社系统新开办连锁超市4家,新增营业面积2000平方米;使供销社在当地商品流通领域里的超市总数达到18家,总营业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2004年实现销售近5500万元,占全系统销售总额30%,同时解决劳动力就业300多人,综合经济效益230万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展连锁经营 扩大经营规模
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供销社经营网络是总社提出 “四项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南安市供销社近年来把这项工作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为了使供销社连锁经营得到较快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市场占有份额,实现规模化商品经营,南安市供销社在继续加大对基层社传统经营网络的改造力度的同时,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新建了超市3家。目前,南安市有三个基层社已开办了超市6家,营业面积3220平方米。在兴办超市的同时,供销社还特别注重连锁经营,通过中心配送的方式发展超市这一新型业态。他们以诗山购物中心为载体,基层供销超市和便民店以及农村代销点等网络为基础,建立起区域性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并逐步辐射到周邻的超市、便民店及其他经营门点。该工程的实施,实现了供销社龙头带动全系统的商品经营的联合,进一步增强了供销社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现在供销社3家超市实行统一标志,统一经营模式,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五统一”的连锁经营形式,年实现销售600多万元,比原来增长了1.2倍。
该社今年重点抓两项工程,一是对台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建立了物流配送综合仓库1 万平方米,构建起全市内陆地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二是建设市区大商场,南安市供销社利用市社旧址,翻建商贸大厦,建设具有配送功能的3层近5000平方米的商场,配备地下停车场,办成全市一流的现代购物商场,实现全市日用消费品物流配送,把连锁经营业务做大做强。
发展配送网络 扩大经营范围
在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的起步阶段,南安市供销社坚持把发展新型经营业态和引进先进的经营方式纳入了供销社商品经营之中,以农村超市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配送服务网络,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各商场、超市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同大厂、名店的总经销、总代理、特约经销等业务,取得经销权和优惠价格,扩大销售。据统计,2004年全市供销社各超市总经销、总代理商品36个,营业额达到1500多万元,占超市经营额的30%,该社还利用“两总”的业务关系和价格优势,通过嫁接转化建立起面向全市各超市、便民店以及农村代销点的配送服务。去年购物中心配送商品经营额达200 多万元,成为该地区农村经营网点的主要供货商,使整体网络优势和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发挥和提高。南安市供销社除了日用消费品经营采用现代营销方式外,还积极用现代经营手段营造新型网络,向更加广泛的经营门类和服务领域延伸扩展。加快对传统骨干商品,如烟花爆竹经营网点进行改造,大力构建烟花爆竹配送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国家赋予供销社经营烟花爆竹的政策,建设了一幢1300多平方米标准规范的烟花爆竹专用仓库,并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大力整顿烟花爆竹市场,另外他们还把各种经济成分的经营者统一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烟花爆竹经营网络,以供销社土产日杂公司为龙头,对400多个经营网点实行配送经营, 充分发挥供销社烟花爆竹批发专营主导作用,提高了供销社烟花爆竹经营的市场占有率。
发展新服务业 扩大经营项目
随着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供销社原有的一些经营项目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南安市供销社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开拓医药、农副业、生鲜产品等经营项目。如仑苍供销社根据当地群众的需要,在新开办的超市底层投资建立了生鲜超市,经营蔬菜、水果、鱼、肉等生鲜商品,由于货源直接从福州、同安等地市场配送,有价格竞争优势,生意十分兴旺,同时还带动了供销社整个超市日用消费品的销售。而新拓展的生鲜经营项目,每年可为供销社增加销售额80多万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官桥、梅山供销社则积极拓展医药业务,他们利用供销社现有的店面,按照医药连锁经营的规范要求进行改造,与市医药公司合作开办了加盟医药连锁店。这两家供销社通过“加盟”形式发展的医药连锁新服务业务,借助外力发展自己,既扩大经营项目,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