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新昌县镜岭镇外婆坑村村民林本德是该镇的低收入农户。不过,2009年,林本德收入大有改观了。原来,该村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吸收他为社员,合作社为他提供免费肥料和有机农药,对其茶地实行有机化管理。不仅如此,合作社还提供资金帮助,引导他参加龙井茶标准化炒制培训,提高了炒制水平。“今年伢茶叶收入有4000元左右呢!”林本德喜滋滋地告诉该合作社的联系工商干部。
像林德本这样的低收入农户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为数不少。今年以来,新昌县深入实施欠发达乡村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出台了《新昌县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基地。意见规定,对支持5户以上低收入农户建立生产基地并签订订单合同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销售每户农产品3万元以上的按每户10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该意见的出台不仅有效调动起企业(合作社)扶贫的积极性,也为工商部门推广实施订单农业增添了一条新途径。在各级政府的牵头下,新昌县工商局各基层工商所深入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动员、协调,鼓励农企、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激发低收入农户种植积极性,切实保障低收入农户的种植收益。大市聚雨露食品厂,是一家当地小有名气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订单生产已有三年,由于企业良好的信誉,订单农户不仅稳定发展,而且邻近县市如嵊州、天台等地农户也慕名前来要求下订单种植。2009年,在大市聚工商所干部牵线搭桥下,雨露食品厂挤出订单名额优先与50户低收入户签订了80余亩的蕃薯购销合同。类似的还有多家合作社,如巧英乡兴农山地蔬菜合作社,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吸收了61户低收入农户,与他们签订了100亩的蔬菜购销合同,该合作社为低收入农户免费发放蔬菜种子,今年累计发放共65斤,总价值约1.6万元,并进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同时邀请县农业局蔬菜专家为低收入农户讲课,指导农户科学种植蔬菜。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合作社社长全程提供免费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帮助村民增产增收。今年各农户种植的蔬菜已获丰收,平均每户增收2000元左右。东茗乡黄土地蔬菜专业合作社为24位低收入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并签订了蔬菜回购合同;“茗香”迷你番薯专业合作社给38户低收入农户提供免费种苗,并签订了每公斤2元的保底收购价……
合作社不仅免费为低收入农户提供种子种苗等生产资料,开展产中技术指导,按订单收购等服务,切实解决低收入农户缺少生产成本和担心农产品销路问题等后顾之忧,而且还吸收了部分低收入农户为“编外工人”,这些特殊“工人”既能按照订单打理自家田地里的作物,闲时还能到合作社当工人,赚取工资性收入。如华兴桑业合作社每年长期雇用农民工50人次,提供临时用工1.5万工;镜岭芦笋专业合作有“农民工人”40多人,每人可赚取工资性收入1万5左右。而有的合作社如蓝莓专业合作社等不仅提供劳动岗位,还在提高“农民工人”素质上下功夫。合作社将他们纳入日常管理,并予以动态考核,平时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并引导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打交道,让农民经历着一个“围绕土地”到“围绕市场”蜕变的过程。就这样,一些低收入农户就在农民与工人之间变换着,不仅渐渐走上了脱贫之路,而且通过合作社的技术培训还逐渐掌握了一些种植技能,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双彩乡下塘村村民章何铨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在合作社的培训下,成了蕃薯种植能手。如今,作为合作社蕃薯基地的雇工,他每月工资2000元,从四月份开始,干到十二月份,一年能增加近两万元的收入。
据统计,新昌县每个镇(乡)约有3%—5%的低收入农户。今年以来,在当政府及工商部门的努力下,约有60%的低收入农户受1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吸附增加了收入,还有部分低收入农户则通过经纪人的经纪业务及其它技能培训走上了创收脱贫之路。据悉,为提高该县农村经纪人组织化程度及执业人员素质,新昌县工商局联合其他职能部门以分类指导、分批办班的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工作。截止目前,已举办长毛兔养殖、茶叶高山蔬菜种植营销、花卉苗木种植营销等农村经纪人培训班4期7班,培训农村经纪人500余名,全县共有422人获得了农产品经纪人的资格证书,成为激活农产品流通、带动农民致富的生力军。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