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终岁尾,从全省第一家林业专业合作社——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自强村明山林业专业合作社传出好消息,经过全体社员努力,新栽植的果树成活率达95%以上,土地产出率大大提高。
位于“依三”公路11公里处的1500亩土地,是自强村34户农民的承包田。由于这里地势低洼,田间工程不配套,旱不能灌,涝不能排,只能连年种植单一的大豆品种,亩产徘徊在25公斤~50公斤,好年景亩效益不足100元,成为典型的低产田。
2009年10月初,依龙镇党委书记赵德舜为破解造林用地难题,在谋划造林地块时,大胆地提出将造林绿化与低产田改造结合起来的设想,并亲自主持召开自强村34户农民参加的恳谈会,商讨通过发展林果经济改造低产田问题,将农民拿土地入股,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管理体制,明明白白地摆在34户农民面前,得到34户农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按照法律程序,明山林业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明山林业专业合作社组建后,依龙镇调集人力、物力和机械力量,在1500亩低产田上展开了大规模的突击会战,仅10天时间,对1500亩低产田全部进行封育,多年整地不到位的1500亩低产田全部翻耙起,全部挖树坑,打3眼机电井,挖5条排水干线,修700平方米鱼塘。
2010年春季,栽植龙江梨、山杏、绥李“三号”等优良果树品种1万株,林下栽植大葱100亩,种植各种蔬菜100亩,种植黑豆、绿豆1300亩。由于整地、田间工程到位,又科学种,科学管,果树成活率达95%以上,大葱纯效益20万元,各种蔬菜纯效益16万元,黑豆、绿豆纯效益39万元,林下作物就收入75万元,亩纯效益达500元,低产田一跃成为高产田。
三年后,明山林业专业合作社栽植的1万株果树将进入盛果期,亩收入可实现3500元。这种将林业生产与低产田改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很值得提倡。王洪德毕秀英
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人民政府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