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农业部就日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介绍了《意见》出台的背景、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政策内容及保障措施。发布会由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主持,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孙中华一同出席发布会,并与陈晓华副部长一起回答了与会记者的提问。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等媒体出席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陈晓华指出,《意见》是国务院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专门出台的第一个政策性文件,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大意义。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28万个,带动农户1.1亿户,农户年户均增收2400多元;龙头企业11万家,销售收入突破5.7万亿元,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近几年以来,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维护市场稳定方面作用越来越突出,效果越来越明显。当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努力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的任务更加艰巨,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重要作用。同时,龙头企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更加直接、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
陈晓华提出,《意见》分为9个部分27条,既有对总体思路、目标原则和主要目标的浓缩,更有指向明晰、具体详实的政策措施,具体表现为: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创新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推动龙头企业集聚,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加快技术创新,增强农业整体竞争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狠抓落实,健全农业产业化工作推进机制。目前,农业部与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证监会、全国供销总社等部门建立了协调协作机制,按照文件的要求,正在落实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方案,研究出台落实文件的具体政策措施,把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记者提问
针对《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关于“《意见》如何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提问,孙中华指出,《意见》特别强调龙头企业跟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农业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当中,高度重视利益联结机制问题,在这个文件里特别强调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样一种利益联结机制,这是总结各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全国已经达到了52万家。合作社是农民自己办的,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龙头企业跟合作社打交道,签订稳定的供销合同,采取最低收购价、利润返还等方式,并通过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很好地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在今后指导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我们特别强调高度重视利益联结机制的问题,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