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进一步明晰了我们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向,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
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首位,列为重中之重,十年来中央连续发了十个一号文件,并出台了—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镇长桥村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5万元,四年翻了将近一番,其中合作社社员家庭年收入超过12万元。富裕起来的村里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现在农村道路更通畅、河道更顺畅、农民心情更舒畅。更多的老百姓从“牌桌”走向“书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乡镇党校成了新去处。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人口结构呈现新变化,迫切需要把面广量大的农民组织起来,让“小舢板”变成“大舰队”。成立于2004年的海门海盛生猪专业合作社是江苏省首家由一个养猪场创办的无公害生猪专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入社自由,退社自由。目前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238户,合作社去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返还社员纯利润520余万。
作为十八大代表,在自己努力学习的同时,更要将会议精神传递到最基层,落实到行动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工作,要做到“草根化”,而不是“只种树,不种草,只种大树,不种小树”。要让农民知道你计划做什么,要让农民看到你正在做什么,要让农民感受到你已经做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让党的农村政策、富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农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党的政策阳光的温暖。
下一步,我将在切实履行党代表职责的同时,进一步把父老乡亲组织起来、发展起来,自觉把专业合作社打造成优质资本的“集聚者”、适用新技术的“推广者”、农民利益的“保护者”,当好群众增收致富的先锋。一方面要把养猪产业发展好,经营好自己的企业,提供更多的绿色农产品,带领更多的农民致富。重点就是依托科技创新,继续和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扬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加强紧密型技术合作,加大新品种的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做大产业链,向精深产品加工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并结合镇村和合作社的发展,做好高起点、高定位的长远规划。正在规划四星级屠宰场、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的筹建,两个中心建成后,既能不断地研发新品种,又要在养猪生产上大力推广采用微生态、中草药制剂,按照绿色、安全养殖的模式,为合作社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检测服务。
到2017年,力争合作社入社农户达580家,销售收入达3.5亿元;大力推进“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形成“党支部搭台、合作社唱戏、老百姓受益”的格局;在提高社员直接收益的同时,切实抓好产品的加工营销,不断提高社员的再分配收益;在引导机制上,对有入社意向的农户,通过提供贷款担保、技术扶持等办法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坚持科技先行,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作者系党的十八大代表,江苏省海门市海盛生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民日报基层编委)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