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合作社要闻
合作社的“升级版”
时间:2013-10-08 00:00:00来源:作者:

  湖北日报讯 记者吴文娟 实习生李文莹 通讯员唐鹏

  “有了联保贷款,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7日,松滋市汇龙生猪集团专业合作社社员周远松兴奋不已,通过社员联保、集团担保的融资贷款,顺利通过松滋市农商行评审。这意味着,他和另外14户社员,将获得银行1100万元的贷款。

  汇龙生猪集团,事实上是由四家生猪合作社组成的“合作联社”。

  逼出来的生猪联合社

  在松滋养猪行业内,过去有句老话流传甚广:贩猪人赚钱、杀猪人盈利、傍猪人发财、养猪人亏本。

  从事生猪养殖业,虽然群体庞大,但各自为政,势单力薄,一遇市场或疫情风波,总有人一夜败北。

  南五场有位刘姓养猪人,2009年上半年由于防疫、防范不到位,遭遇高致病性蓝耳病,近600头母猪仔猪不到一周全部死亡,连深埋处理的地方都难找,一疫倾家荡产。

  如何才能摆脱困扰,获得生机?一批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联合意愿。2011年1月,由汇龙生猪养殖合作社牵头,联手兴民畜牧合作社、永利生猪产销合作社、六福泉生猪养殖合作社,组建汇龙生猪集团专业合作社,网罗社员379户。

  “汇聚龙头,惠及农民”,办公室主任杨传平这样为汇龙作解。注册颇费了一番周折,当时,联合社还完全是个新鲜事物,在工商部门登记时,由于没有相关文本和法律规定,卡壳了。

  登记过程,前后花了三个多月时间。“最终,用企业的集团文本为我们进行了登记,实际上,就是联合社。”杨传平说。

  捏成拳头更有力量

  合作社抱团后,在市场中分量重了、地位高了、实力强了。

  孙术林领头的永利合作社在组织投入品统一采购上,一直达不到理想价位。“块头小,实力弱,在谈判中,毫无平等可言。”“联合起来就不一样了。”孙术林说,庞大的饲料需求量、药品采购量一举攻破厂家的价格底线。数十万头的生猪出栏量,让联合社能够与双汇、雨润等巨头平起平坐,以统购统销掌握市场话语权,谁都不敢小觑。

  兴民合作社地处山区,市场信息闭塞,交通又不方便,一直受困销售难,联合后,集团统一联销,帮他们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联系重庆万州肉联厂直接到当地收购。六福泉合作社成员少,人才缺乏,技术是软肋,入社后,由集团聘请的专家技术团定期前往指导,再也不用担心疫病、减产了。

  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集团遴选了33家合作单位,团购饲料兽药等投入品419个,据测算,每头生猪由此可降低生产成本80元,一个存栏300头母猪的养殖场一年就可节约成本30万元。集团还对种猪、仔猪到育肥猪各个阶段产品开展联合协销,统一定价招标,每头猪平均增价20元以上。

  集团通过集中培训、分片交流、入户临栏指导等方式,帮助社员规避疫病风险,实施规范生产。陈松认为,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保证母猪多提供一头仔猪,养殖户就会少亏一点。

  统一供应饲料兽药,统一生猪养殖技术指导,统一标准化规范管理,统一生猪品种改良,统一生产产品销售服务,统一维护养殖户权益。“六统一,联结社员,凝聚人心。”陈松说。

  在集团内,无论财产多寡、规模大小、交易额度多少,一视同仁,享受技术、信息、业务等各种服务和权益保护以及同比例盈利返还、利润分配。“不管是养殖场还是养殖户,只有能增收,才会跟着联合社走。”陈松说,“从最初379户到现在621户,覆盖松滋、荆州、公安、枝江4个县市区19个乡镇,就很能说明问题。”

  联合之路并不平坦

  “除了销售,各个合作社最需要联合社做的工作还有融资,对此,我们有点力不从心。”陈松说,银行要求他们提供抵押担保才肯贷款,但联合社的土地是集体土地,办不了《土地所有权证》,建在上面的猪舍又不能办《房产证》。“刚刚获得的担保贷款,也是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最后由联合社充当‘保人’,存入一定数额的代偿金,才破题的。”资金问题,始终是挡在联合社面前的坎。

  困扰联合社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人才,联合社规模更大,须有高素质的人才进行运作和管理。

  眼下,汇龙集团举全力实施“三分天下有其一,固定资产过1亿,网罗社员2000户,出栏生猪80万头”的“3128”工程。投资近4000万元、囊括“社员技术培训中心、投入品配送中心、生猪品改服务中心、产业发展融资服务中心、生猪交易服务中心”等五大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已立项审批,进入征地筹建阶段。“联合之路并不平坦,但前景广阔。”陈松充满乐观。一张成绩单,也给了他底气:2012年,联合社出栏生猪15万头,实现销售收入9300万元,创盈余158万元,社员户均增收6.4万元,高出非社员28%。

  记者手记

  并非规模的简单叠加

  合作社将单个农户联合起来,使“小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组织化。但这种联合,往往由于规模偏小、缺资金、缺人才、缺管理、缺市场,抗风险能力仍然不强。

  联合社,是一种更大范围的联合。近两年,我省联合社发展势头很猛。今年5月,省工商局和省农业厅联合出台《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登记管理工作的试行意见》,赋予联合社法人地位。截至今年6月底,已注册或申报注册的联合社达42家。

  船大更能抗风浪。但影响规模效益的诸多问题,并不是一联合就能解决的,如融资难、人才缺等,就需要政策的扶持、政府的给力。“从合作社到联合社,不是规模的简单叠加,而是经营理念的升级和转型。”省农业厅农合办调研员王于武认为,培养一批懂合作、善经营、会管理、有奉献精神的合作社带头人,是当务之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