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在市场有限 潜在市场无限
任何一个企业都要面对两个市场,即显在市场和潜在市场,人们往往重视显在市场,在“锅里争食”。而开拓潜在市场,包括变化的市场、未来的市场和空白的市场,才能获得双赢战略。
第一, 消费是多样的,不能只满足现有的商品、当地的商品和已知的商品,消费潜力的开发是无限的,也是长期的任务。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公布商品供求状况的统计,是必要的,也是可信的,但毕竟只统计一小部分重要的商品,既不能代表现实的需求,也不反映潜在的需要,不能因此得出市场饱和与疲软的结论,而在买方市场下感到束手无策。
第二, 商品市场是在变化中发展。由于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的进步,人们对商品需求的品种、质量和档次,也不断发生变化,每一变化都意味着一个新的潜在市场的出现。供求之间的平衡都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不平衡却是绝对的、经常的、无条件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立足显在市场,面向未来市场,不断开拓潜在市场,因势利导,才能永葆企业的青春。
第三, 潜在市场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市场。我国目前消费率只有50%左右,群众拥有大量的储蓄和金融资本,从宏观上说,可支配的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都是潜在的市场。有多少可以转为现实的消费,既决定于国家的宏观政策,包括消费政策、分配制度和对公益事业投入程度,同时,还取决企业的微观行为,取决于市场营销的措施,取决于全体商业职工对商品市场开拓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 从现实分析,我们的市场还存在诸多空白。如老人市场、儿童市场、绿色产品、休闲产业和奢侈品市场等,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老年人所需的产品,目前只满足17%的需求,与国际市场相比,尚有83%的产品和项目未开发,或者还处于短缺状态,儿童商品(包括儿童食品、儿童服装、儿童图书、儿童玩具等)都缺乏细分化、个性化、人情化。奢侈品市场刚刚起步,多为舶来品,缺乏民族产品和民族品牌。许多领域都需要开拓,许多领域都能开拓。
总之,中国是一个释放生产力后的新兴的消费市场。只有疲软的商品,没有疲软的消费;只有疲软的企业,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商店,没有疲软的顾客;只有疲软的企业领导,没有疲软的广大职工。
完善提升商品市场
中国消费品市场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结构的市场体系,既包括商品市场,也包括服务市场;既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也要提供促进生活质量改善和提升的消费与服务。
第一,完善和提升商品市场,要构建多层次的消费品市场体系,要以完善小康型社会商品结构为主体,兼顾温饱型社会的商品需要,积极促进现代消费理念的树立,开拓新兴市场,以多层次的消费品市场为目标,有条件、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消费领域。提升低端市场,完善中端市场。慎重发展高端市场,主动积极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市场。这是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的长期任务。消费品市场切忌贪大、求洋、追高、逐利,不要因小而不为,不要因旧而放弃。
第二, 消费观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从雷同式消费向差异性消费转变;从追求量的满足向对质的苛求转变;从追求品种转向追求时尚、追求品牌;从求生存转向求发展、求享受。对商品和服务,提出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扩大内需开辟广阔的天地。
第三,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世界性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如科学、技术、金融、保险、交通、通讯、信息、咨询、旅游、度假,以及会展经济等,不仅为生活,更立足生产发展,为社会服务。按照世贸组织统计和国家信息部门公布的内容,计有11个部门、共114个行业,构成了第三产业的主体。
第四, 发展现代商业服务业是扩大内需、构建新型消费体系的迫切需要。如果说传统商业服务业是单调的家庭生活的补充和延伸,只为了解决生存需要,那么现代商业服务业是一项新兴的民生工程,在丰富生活内容、扩大消费领域以外,更多地满足消费者的发展和享受需要,在构建更加和谐的宜居环境。
第五,现代商业服务业应该是完整的商业服务体系,它既是传统的生活服务业的提升和完善,又是现代消费领域的开拓和发展。1、现代购销服务体系,不仅包括直接从事商品购销活动的批发业和零售业,还包括直接为生产者、经营者服务的代购、代销、代存、代运、中介、代理、信托、拍卖等行业;2、信息服务体系,不仅包括信息的搜集、集聚、分析和发布,还包括信息咨询、营销策划、商品广告、市场调查等行业的完善;3、加工服务体系,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还包括生活日用品个性化的定制、定做;4、社会教育培训体系,包括公民素质、社会公德和专业职能的培训和教育;5、装饰服务体系,包括住宅、居住环境、公用场所的设计、绿化和美化;6、娱乐健身服务体系,包括休闲、度假、健身、网吧、酒吧、舞吧等项目;7、社会生活服务体系,包括社区托儿、养老、保健、医护、家政、搬家、送餐、保姆、婚丧,以及美容、美发、洗浴、照相等项目。
(责任编辑:王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