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济合作
营口市各级供销社打好“农超对接”、“...
时间:2009-08-13 00:00:00来源:作者:

  辽宁省营口市各级供销社大打“农超对接”和“品牌效应”两张牌,促进了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

  供销社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职能作用,帮助农民实现“农超对接”

  六月中旬,盖州梁屯西瓜专业合作社的早熟西瓜上市,营口、盖州两级供销社积极策划,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职能作用,帮助西瓜专业社实现超市销售。通过开展“营口兴隆超市与梁屯富辰西瓜专业合作社西瓜产销对接仪式”,实现了梁屯镇“富辰”牌西瓜从农村瓜田直接进入营口市消费者手中的“农超对接”,一个星期销售西瓜5万斤。

  同时,市供销社在“益农信息网”开展网上农展,宣传该地区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宣传,大连、沈阳、丹东、营口等城市超市纷纷看好梁屯西瓜,主动与专业社联系,实现网上“农超对接”,并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销路一直看好。由于销路不断扩大,梁屯西瓜专业社种植面积和产量也不断增加,从原来的300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亩,由原来的1000吨发展到现在的8000吨。在专业社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农户种植西瓜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目前整个梁屯镇西瓜种植面积已达4000多亩,产量达16000吨,形成当地特色西瓜产业。

  “农超对接”,好处多多

  大石桥市周家山菜水果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水果资源生产加工水果罐头,每年收购农民黄桃、山楂、李子等水果2000多吨,生产罐头240万瓶。头几年,他们的产品靠推销给批发商销售,不但价格低,销售慢,而且生产的产量、品种还受制于人。通过“农超对接”的尝试,他们尝到了甜头,现在他们的产品全部直接进入超市,沈阳“乐购”、大连“新马特”、鞍山“大福源”和营口“兴隆超市”及周边市(县)区大商场,都有他们生产的“博洛铺”牌水果罐头的身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朝武对此总结出三点好处:

  一是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直接摆到超市,实现了“农超对接”,减少了产品流通时间和中间环节,增加了收入。

  二是减少了商场进货成本。

  三是降低了零售价格。可以说农民、商场、消费者都从中得到了实惠,实现了“三赢”。

  “农超对接”是近几年兴起的农产品直接进城的一种销售形式,深受农民、商场和城市市民的欢迎,好处还有很多,比如: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可追溯体系,使城市消费者吃到放心农产品;扩大消费,促进流通等等。

  盖州市海蜇协会年产“泽泰牌”袋装速食海蜇丝、海蜇头2000多吨,除部分出口欧洲外,国内销售部分全部直接进入超市。海蜇协会会长孙凤章说:海蜇协会效益好,产品销售快,很大成分得益于“农超对接”。

  生产熏烤系列、蒸煮系列火腿肠的盖州市生猪协会旗下的中美合资企业莱旺尼公司,生产“宇一牌”脱水蔬菜的盖州市果蔬深加工协会,都是“农超对接”的受益者。

  目前,营口市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32个,有知名品牌农产品包括海参、海蜇、海珍品、丝绢、蛋禽、肉加工、果品及深加工、蔬菜及深加工等100多个,“农超对接”销售额上亿元。

  实现“农超对接”,要靠“品牌效应”

  “农超对接”之所以形成气候,与各级供销社大力推动品牌战略分不开。

  营口市各级供销社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大力宣传、指导,该地区农民品牌意识得到加强。只有创品牌、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才能实现增产增收,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普遍认识到,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农产品获取较高的产品附加值。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积极开展创品牌和绿色产品认证工作。他们踊跃参加大型招商活动和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会议,利用展销机会宣传自己的产品。仅去年以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就达86家次,其中到北京、沈阳、大连参加全国总社“千社千品”展示会和省政府在沈阳、大连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销会达50多家次,参展农产品品种200多种。2008年供销社系统有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农产品入选中华全国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汇总名录。有40个农副产品获省农展会优质奖,有5个获全国农展会优质奖,有23个农副产品成为知名品牌。像盖州市云锦养蚕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朗时多”丝绸布料、盖州市果蔬深加工协会生产的“宇一牌”脱水蔬菜,营口市海蜇协会的“泽泰牌”海蜇等都享誉国内外,成为“农超对接”的抢手货。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