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济合作
物流业将迎政策高密度出台期
时间:2009-08-13 00:00:00来源:作者:

  “国务院今年3月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涉及的33个政府部门及协会正在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日前在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快运发展论坛”上表示。

  据汪鸣透露,“下半年可能会是各项物流业政策高密度出台的时期。估计在年底之前的5个月时间内,将有20多项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平均每月发布3至5项,物流业将进入历史上最为宽松积极的政策时期。”

  物流“支柱产业群”中商机无限

  专家指出,今年下半年,被国务院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物流业,将以平均每月出台3至5项政策的频率,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密集期。“这是观念更新的结果,观念一改天地宽。”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院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明珂说。

  “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国内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直到2006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被写进‘十一五’规划,终于明确了物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院长徐寿波认为。

  据了解,在国际上,物流业被公认为继原材料、劳动力之外的“第三利润源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之一,因此一直有“谁掌握了物流,谁就掌握了市场”之说。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杜克拉就预言,物流业是每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黑大陆”,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徐寿波分析说,物流对国家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支柱产业,它更是一个支柱产业群,因为它涉及到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设备制造、物流设施建设、物流科技开发、物流教育、物流服务、物流管理等多个产业。历史事实证明,各国经济的发展除了依靠第一支柱产业群‘生产’和第二支柱产业群‘消费’两个大支柱产业群外,“物流”依靠的自然是第三大支柱产业群。大力发展物流,是21世纪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是经济增长的需要,是获得第三利润的需要。

  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89.89万亿元,每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从1991年的1.4增加到3.0,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物流业发展的依赖程度明显提高;2008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完成近2万亿元,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6.5%,占GDP增加值的6.6%;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1991年的24%下降到2008年的18.1%,而这个比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创造2800亿元的经济效益。

  “很显然,国内物流业正在经历着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光’,它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步形成。”何明珂认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促进多项产业的快速发展,支撑国民经济顺利运行;同时,它对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促进生产、拉动消费,增加就业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要在供应链管理环节上觅商机

  从企业层面讲,现代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企业在提高市场竞争力中,靠降低原材料成本与人力成本已没有多少空间,空间最大的即来自降低物流成本。所以,跨国公司都在寻求供应链的优化管理,消除每个环节、每一个流程中的不必要的浪费。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供应链管理代表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都把打造与优化供应链列为其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何明珂介绍说,以沃尔玛为例,在美国,沃尔玛有2500多家连锁店与商场,并建有30个配送中心。每个配送中心平均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商品种类超过8万种,实施全球采购,然后分拨到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实施统一配送。为此,沃尔玛装备了近3万辆大型集装箱挂车,5500辆大型载货汽车,24小时运作,每年运输总量达77.5亿箱,总行程6.5亿公里。沃尔玛还配备了专用卫星,用于全球店铺的信息传递与运输车辆的定位及联系。庞大的计算机系统与所有的供应商联网,共同应对市场的变化。

  专家指出,虽然目前国内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与跨国公司相比仍有较为明显的差距,但不少先行者已经开始重视与供应商、销售商等互利合作,完善供应链管理这一战略性问题。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