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济合作
迈开大步 小超市“跑”进乡村
时间:2009-08-25 00:00:00来源:作者:

  “过去老从电视上看到城里人推着小车逛超市,没想到现在我也能这么逛,城乡差别真是越来越小了!”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雷家村四组村民王发君在该镇福田社区打工,她每隔几天都要来村里的一家“万村千乡”超市买东西。王发君说这个超市商品品种多,而且质量还有保障,“我希望这样的超市越来越多,这样大家买东西就更方便了。”

  王发君的愿望在明年年底就能实现。记者近日从省商务厅获悉,四川省将用两年时间,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全省除三州外的所有县(市、区)的乡镇和行政村。到2010年末,全省标准化农家店将达到5万个左右,在有条件的村基本实现村村有农家店。“这种统一配货的农村超市,将方便农民购买到质量有保障的日常用品。”省商务厅有关人士表示。

  故事>>>

  买得放心 超市就在家对面

  8月22日,新都区新繁镇黄泥社区年过六旬的村民吕顺怀,正要去家对面的新型农村超市选购副食品。他说:“以前买日用品要到3公里外的镇上,每次大包小包的,很困难,加上公路上车特别多,出行也不安全。现在这个店就在对面,我经常过来买东西,非常方便。”

  吕大爷所说的超市是近年来成都市开展的 “村村建放心商店”行动中的一家,是在农村住户自家的门店基础上改造而成,占地面积60多平方米。虽说该店是村级超市,但记者看到店中经营的商品品种上百种,店内墙白窗明,商品分门别类开架陈列,电灯一开,整个店堂光亮。

  经营这家新型农村超市的叫徐辉,也是黄泥社区村民。她告诉记者,开个这样的农家店,是源于一次假货事件:“去年3月份,为图近便,我到村上的小杂货店买了一件牛奶和几包散装盐,结果回家拆开一看,不是食用盐而是工业盐,恼火得很。”徐辉说,由于没有收银条、发票之类的证据,只有自认倒霉,“当时就想,如果村上有家放心商店就好了。”

  2005年,成都市政府提出了“村村建放心商店”的工作目标,在主城区外的14个区(市)县全面开展建设工作,同时被纳入了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体系。商务、财政部门制定了专项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村建设直营连锁店,在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自建农家店。今年8月,在新都区商务局的帮助下,徐辉加入进来,将自家一楼闲置的门面进行了装修改造,变成了超市。

  “那些杂货店个体户的白糖价格跟这里是一样的,但每包重量总要差上个几钱一两。还是到这家超市买东西让人信得过,不担心被假冒伪劣商品欺骗了。”七组村民周贤贵这样评价。

  面对村民们的欣喜,新都区商务局副局长骆文刚表示:“以前说起农村杂货店,总觉得三无产品多,让人买得不放心。而现在村里的放心商店货品都是由商务部门指定的供应商提供,这是从源头上保障了商品质量。”

  买得舒心 服务档次不断提升

  22日当天,记者在新都区斑竹园镇福田村放心超市看到,11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里,一排排开放式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商品,琳琅满目,购物环境、经营方式与城里超市一样。

  在超市里,雷家村村民王发君带着8岁的儿子选购完日用品后,又掏出200元递给收银员:“把电费、手机费一起缴了吧。”看到记者诧异的眼光,王大姐笑了:“没想到吧,这里还可以代缴费。”

  “这不仅是个超市,它更是个为老百姓提供方便的综合平台,让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现代商业文明。”骆文刚介绍说,这个农家店建在斑竹园镇到新繁镇的唯一一条公路旁,去年底纳入全省“万村千乡”试点工程,几乎解决了周边3个行政村村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问题。今年初开始,服务档次不断提升,手机充值、水电气费代缴、传递信件汇单、送货上门等业务不断增加,“现在当地村民办事、购物,不必赶多远到镇上,有时一个电话就可以了。”

  农家店给村民带来了方便,也给自己带来了实惠。斑竹园镇忠义社区农家店老板张扬福告诉记者:“以前我是开杂货铺的。加入到万村千乡连锁店以后,生意比以前好多了。过去一天营业额最多不超过2000元,现在最少也有1000到2000元的毛收入,遇到赶场天一天营业额可达五六千。”

  手记

  快走变快跑 农家店遍地开花

  “大件商品到城里,日常用品赶大集,油盐酱醋找个体。”曾是农民购物的真实写照。以前,农村里的小店多为夫妻店、代销店,进货不规范、品种少,假冒伪劣商品时有出现。

  今天,新都农民家门口逛超市,购物不再难,小小农家店打开了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数据显示,自该区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至今,全区已培育出183个放心农家直营连锁店、32个“万村千乡”示范店和8个统筹城乡日用品便民店。以城区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以配送站为中心,以乡(镇)农家店为骨干,以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多元化、连锁化的农家店在新都全区遍地开花。超市进乡村后,这一新型业态在改变了原有农村流通和消费方式的同时,也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冒伪劣商品,解决了农民“购买难”和“不敢用”的问题,启动了农村消费。

  快走变成快跑。更可喜的是,省上提出,将积极探索农家店“一网多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已建网络,逐步开展农副土特产品收购、农业信息的收集、发布以及承办公共服务收费等服务项目,让农家店成为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服务平台。同时,引导农民主动加入,严格验收关和复查关,确保农家店质量,彻底改变农村商店原来购物环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