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济合作
协会搭交流平台 农资人开怀论道
时间:2009-09-25 00:00:00来源:作者:

 

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8月26日在云南昆明举办为期2天的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论坛——农资现代流通网络论坛落下帷幕!由于中国南北、区域不同,其农资人遇到的问题、实战做法也不同,以下内容是论坛的摘要,供参考学习借鉴。
网络建设首遇问题
山东农源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献文:我是一家成立不久的农资公司,以前是做制造业,后改行入农资流通的大家庭。参加咱们这个会我感觉非常的好,以前也参加过很多制造业的会,但无论从会议的内容、主题、整体上都没有这次会受益的多。公司现在是起步阶段,服务和产品并行,主体是销售和服务,手段是技术服务、连锁,目标是打造网络平台。公司发展过程中体会是农资企业受政策影响很大,目前有是农资制造业过剩,流通业为王,我们刚进入流通如何发展运作?
海南省农资公司总经理毕叶:我们的体会是农资行业一定要做品牌产品。只要宣传农民到位,服务农民到位,就会稳住客户。所以,我们我们的品牌产品卖得很好。我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想把某个品牌在海南只有我一家卖,也就是独家代理的问题如何解决?同时下一步也正在思考如何搞连锁,像海南这个特殊地方的省农资公司搞哪种模式比较好?是直营还是加盟?
吉林省延边州供销社主任崔成一:专家建议启发很大,国家支持“万村千乡”和“新网工程”的要求和政策一定要继续吃透,找好结合点。地方一些农资小企业或销售点要嫁接到农资龙头企业上来,通过整合提高市场占有率。一是可以在行业竞争中借助大力量满足农民的需要,二是能实现厂商对接。目前省公司在构筑连锁经营网络体系中的作用有多大?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吉林省公司和市、县农资公司协作并不是很理想,甚至是各管一摊,我认为这并不是好现象,希望能得到成功者的建议。
同行诚言
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副会长蔡立:协会于美芝会长在上午农资大会致词中讲到了国家的农资政策,那么细心的企业老总一定会回去温补政策功课,把政策看懂、看通、看透,理解好政策,就有一个抓手利器,知道哪点政策对自身有利,就按着政策走,企业发展就有依靠,做工作就有方向。
企业也要记住一个发展要诀:敢打、敢拼、敢闯。对于企业发展运作,应让专家把脉,试探性运作,多学一些管理;从公司业务范围上看,将农副产品整合,利用好协会的平台与零售企业结合,点与点结合。同时建立起自己的优势,软件和硬件相结合,扩张网络,可借鉴千村模式;在运营过程中要不断的探索、创新,找寻自身模式,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模式。闷在家里纸上谈兵从古到今都是不可靠的,借助协会搭建的平台,一是学东西解决问题、二就要广交业内业外朋友,相互联系,取长补短,这就是一种强大的资源,有了在座的同仁,也许彼此相互帮助,就是你企业发展中助尔一臂之力,一张王牌。
农资流通网络应该尽早完善,这也体现出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针对企业发展就要强壮人力资源,加快人员培训,一是自主培训,二是取大公司取经,实地考察,三要对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与在一定客户群的情况下,让老百姓认可,建立直营店、加盟店,而且组织建立地方行业协会,与实际相结合,将地方游击队整合起来,搞好农资市场,做好典型示范,培育忠诚品牌,建立内部奖励措施。加强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供销社在农资上的主导作用不可磨灭,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解放思想。安徽农资公司经验是:省和市的观念都应该是与客户共存,省公司要改变观念,思考如何与县供销社对接?省交给地方县社运作,省管配送,地方来运营。省公司与市、县公司无缝对接,得力的必然是我们的老百姓、农民兄弟。供销社系统不要打乱仗,也不要等不要靠。企业家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胸怀,海纳百川,目前是整合、联合、发展的时期,抓住机遇,企业就能更上一个台阶!
赠语:成功是留给有准备、勤奋、敏锐、思考、创新的企业。
宁夏供销社副主任琚再强:听老总、专家发言、经验介绍,很有启发和收获,宁夏的情况有点特殊,县一级网络基本不存在,完全靠省公司一竿子插到底向下延伸建网络,速度较慢。听了会议几个不同企业的发展模式很受启发,下一步我们可得在部分农资网络空白县进一步加大直营店的比例,但也需要一个过程。直营店,要给予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联合合作,建立县一级配送中心、及时填补网络空白。还要区域龙头企业要发挥应有作用,如发挥宁夏鞭炮公司的网络作用,发展一网多用,尽快完善农资流通网络。依托宁夏鞭炮公司的连锁网络做大做强。总之,听嘉宾演讲在加上论坛沟通,收获颇丰!
           经验分享
中农集团安凤新:做好企业,从中农的企业发展经验来讲,做区域、做渠道外,拿到适销对路的产品很重要。
农资产品和大多数产品一样,只要买者认可就是好的。其它商品面对的是所有消费者,而农资面对的只是农民,农民认可的才有销路。如何有选择地进货学问可不小,我们的体会是:随时搞好前期市场调研,抓住时机果断出手。市场调研是你下手的指示器。
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贵:对于毕总直营店和加盟店的问题,苏农的一些经验供参考。“渠道为基网络为王”,确实建设农资网络能带来利益,直营和加盟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一定要跟着别人走别人的路,但别人的成功经验也要熟知,略学一二也会受益。
直营店的问题是:我需求、你需求最好,企业本部和直营店的关系必须是融洽的;加盟店也可改造成直营店,成为企业发展的左膀右臂,这里就完全取决于管理者是不是能正确处理好直营店、加盟店的关系,尤其是能不能形成紧密关系,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形成拳头作用。同时不管是加盟还是直营一定要保质量、守信誉,管理好品牌,搞好信用建设,这样生命力才更强,农资网,能网天下。
锦绣千村农资连锁(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向东:农资行业已经不是依靠硬件就能包打天下的年代,在越来越注重品牌形象,越来越注重模式应用的今天,软实力建设已经受到很多农资同行的关注,因此加强企业软实力建设,使得软硬件互补,应该引起农资人更多的思考。千村目前进驻了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山东七省市场,现有连锁店逾千家。
千村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是通过千村自身连锁模式,尤其是服务信息化模式,因为信息化建设的好坏与否,决定着连锁体系的成败。现如今,包括千村连锁管理软件、pos机、视频医院、液晶广告机、测土仪等在内的信息化设备正在逐步应用到整个千村连锁体系内,为连锁店及营运中心的经营、管理、服务和宣传提供了有力支撑。当然,在实战的过程中,一定要加上热心、诚心的服务,注重服务细节,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会长于美芝:对于还没有真正连锁的企业,要弄清连锁的本质和内涵。连锁经营是机械化大生产方式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它是企业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 连锁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具备可复制性,而标准化是复制的必备前提。各门店在店面形象、商品与服务品质、营运流程等集中体现营业力的方面要做到标准化。只有标准化的东西才有可能得到快速的复制和推广,像沃尔玛、麦当劳等跨国连锁巨头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都得益于此。高度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再加上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加快扩张速度,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统一挂牌不叫连锁,连“做秀”都不够。打工皇帝唐骏先生讲过,中小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做秀,做秀才能扩大品牌影响力。但前提是做实企业。企业没做实就做“秀”是要失败的。把企业融入大环境,依靠可依靠的组织,依靠联合做连锁,找寻符合自己的市场出路是可行的。至于采取那种连锁模式,哪种业态?要根据你的实力和你所在市场情况选择。可以采取一种连锁模式,也可以多种模式,多种业态并用。直营是要自己出资开店;特许加盟是用别人的钱开店,模式全复制,提供全程服务;自由加盟也是用别人的钱开店,但不必全复制,也不必提供全程服务,主要是先进经验的共享和联合采购低价产品的共享。
对于制造业进入流通领域自建渠道我向来是不赞成的,因为不但风险大,更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经济社会的分工细化才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和表现。因此,建议厂家最好不要直接进入流通环节,而是要与流通企业来合作,利用流通企业扎实的网络,终端零售点的支撑,资金链、供应链和信息链的支撑,品牌支撑等,更有便于厂家商品产品推广!
未来前景
论坛代表共同关注:几年后农资流通格局是什么样?
国家八部门文件《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的意见》中描述指出:完善农资流通体系的总体目标要培育若干家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建设改造一批农资连锁门店和区域性配送中心,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以乡、村两级经营网络为基础,以农资交易市场为平台,以大型农资龙头企业为重点,区域性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布局合理、经营规范、运作高效、协调发展的多元化、连锁化农资流通体系。
3-5年,超百亿元销售农资企业会有多少家?国家提出的完善的农资流通体系能否如期实现?都要农资人用实践来回答。实践才会有成功,实践才会有创新,创新才能基业常青。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土地流转等改革的深入,农资用户将由分散到集中,农资流通体系将向扁平化发展,销售网络将顺其变革这都是农资人要想到的。成功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这就是本次论坛所取得的共识。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