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合作社是靠农业银行的贷款扶持起来的,现在合作社有农户5000余户,发展油茶面积3万多亩。今年的油茶获得了高产,平均每亩生产优质茶油33公斤,比‘低改’前提高了8倍多,合作社农户因此而获得丰厚的回报,这搭帮了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近日,笔者走访湖南省邵阳县三强油茶产业合作社时,该社负责人李小林对农业银行赞不绝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邵阳县油茶产业在农业银行邵阳县支行的贷款支持下,现已改造低产油茶16万多亩,新建高产油茶林5万亩,建成油茶产业基地45.2万亩。现在全县受益于当地农行贷款支持的合作社有11个,合作社农民达2万余户。
邵阳县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水上游,人口100多万,面积199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0万亩,林地面积147万余亩,属典型的丘陵山区,是湘西重要的农业大县,也是湖南省油茶生产大县。油茶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初期,历来以生产优质原生态茶而闻名全国,素有湘南“天然油库”之美称,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冠名为“中国油茶之都”。
邵阳县的气候、土壤适宜油茶生长,农民大都有种植油茶的习惯。过去,由于品种老化,油茶产量低,效益差,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近年来,该县按照“围绕产业建基地,围绕基地扶龙头”的思路,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进行城乡资源流动和整合,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业关联度,建立优势产业带,推行农业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分工协作化,促进特色农产品和特色经济向优势产业集中,大搞油茶丰产培育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油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针对邵阳县油茶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资金投入不足和企业生产设备落后的情况,农行邵阳县支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多次组织信贷人员走访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全县油茶产业区域布局、行业发展规划,分析研究行业、产业发展状况,明确新业务发展方向。同时,立足本地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重点支持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推动当地结构调整、产品产业升级和农民增产增收。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充实完善了信贷项目库,筛选了油茶产业的6个项目作为营销重点,积极推动其向产业化、一体化发展。邵阳县三强粮油有限公司、邵阳县华强粮油有限公司是当地两家粮油加工企业,自2008年以来,该县支行累计发放贷款1000多万元,力促“三强牌”、“宝庆桂芳牌”食用油产品做大做强,生产的产品分别荣获“全国首届绿博会金质产品奖”、“2008年第三届中国长沙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称号,成为国内外知名食用油品牌。这两家企业在农行的扶持下,凭借丰富的油茶资源和外贸出口许可证,生产的“三强牌”、“宝庆桂芳牌”食用油打开了亚洲市场,受到国外消费者的好评。
与此同时,该县支行针对合作社农户种植、抚育油茶缺乏资金难于实施的现状,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把培育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作为油茶产业发展的“年鼻子”来抓,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风险保证金”模式,由湖南瑞柏茶油有限公司、邵阳县华强粮油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先后向邵阳县三强油茶合作社、邵阳县黄桃专业合作社的茶农发放贷款近2000万元,支持扩大种植,促进农户增收,解决了粮油加工企业优质原料来源不稳的问题。该县支行还根据农户和企业的金融需求,不断推进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加大投放金穗支付通和POS机具,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现金流量大的黄亭市镇、金称市镇等油茶集中区,设立流动金融服务站,为客商和农户提供及时、便利和急需的金融服务。
该县支行通过信贷资金穿起了一条农业产业化的绿色链条,同时又通过扶持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了“互推互助”的良好局面。邵阳县三强粮油有限公司、邵阳县华强粮油有限公司等企业被邵阳市政府评为市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形成了自己的区域品牌。今年,该县油茶产量达到670万公斤,实现产值1.4亿元。油茶供销产业链基本形成,同时带动了物流运输业、包装业、种植业、餐饮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至10月底,该县支行支持的油茶企业已实现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实现利润1500多万元。油茶产业已发展成为邵阳县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该县支行也通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仅吸收油茶企业、农户存款一项,该行就增加各项存款1亿多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