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济合作
海南投融资体系不完善的原因
时间:2011-08-26 11:43:19来源:作者:

  日前,海南省发改委下发了《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投融资规划》,根据该规划,“十二五”期间海南将加快构建具有国际旅游岛特色的投融资体系,实现投融资总量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的规模。

  众所周知,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项大工程,无论是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还是热带高效农业,或是大量基础设施的国际化改造,都有着大量的资金需求,这无疑对海南地方金融实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省办经济特区20余年,海南金融业发展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经历过低谷。目前,海南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海南地方金融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

  第一,地方商业银行缺失,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不足。首先,地方商业银行严重缺失。1998年,自从海南发展银行倒闭后。至今,海南成为全国除西藏之外唯一没有城市商业银行的省份。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源分布不均。从全岛金融资源分布看,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集中分布在海口、三亚等市,其它市县金融资源配置较少。三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大量外流。据了解,2008年,通过银行体系净流出资金累计达212.9亿元,占当年新增存款的44.6%。

  第二,信用担保体系发育迟缓,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近年来,海南省中小企业发展加速。然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法在现有的金融机构得到满足。一方面,海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数量较少。截至2010年6月底,海南省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业务的担保机构仅有28家,远低于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省份,也低于云南、贵州等西部省份。另一方面,与其它省份相比,海南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金额偏少。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总额达到9.11亿元,同比增长了79.9%,创历史最好水平。而在浙江,2009年担保资金总额就达到170.56亿元。

  第三,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民融资困难。有调查显示,海南农民融资渠道主要还是靠自我积累,其次考虑银行或信用社。而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及其战略定位向大城市、大企业、优势行业转移,商业银行在农村的营业网点锐减。另一方面,农信社作为农民贷款的主要金融机构,作用也在减弱。目前,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数233个,比2004年减少81个。此外,农村小额信贷作为农信社的主打品牌,也只占其贷款余额的很小一部分。

  第四,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差,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海南资本市场发育仍不完善,企业融资能力较差。目前,海南仅有2家本地的证券公司和4家本地的期货公司,至今无1家总部在本地的基金公司,与广东、上海、江浙等东部沿海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从股票市场看,2010年,海南省非金融机构从A股市场直接融资达13亿元,远低于广东、上海、浙江等沿海省市,也低于湖北、四川等中西部省份。另一方面,保险业发展滞后,尤其是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当前,海南仍无1家总部在本地的保险公司,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2010年,海南省保费收入达到48亿元,占全国保费收入总规模的0.3%,保险业整体规模较小。海南保险深度和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不仅低于沿海省市,也低于部分中西部省份。

  第五,金融开放程度不高,外资金融机构缺乏。上个世纪90年代,海南曾拥有外资金融机构3家和1家中外合资财务公司。自从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外资金融机构不断萎缩,业务量大幅减少。而目前驻琼外资银行只剩下南洋商业银行1家。同时,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量不断减少。

  当下,海南制定“十二五”投融资体制规划,构建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投融资体系,需要从地方金融发展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金融创新之路。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