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发掘合作制的现实价值
时间:2006-08-07 00:00:00来源:作者:

                   合作指导部部长 刘惠 
 
  (这是在今年5月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讲话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深刻领会白主席书面讲话和李春生副主任工作报告精神,并补充谈了几个问题。现将讲话摘要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题目为编者加。)   
 
  一、关于坚持合作制的问题 
  (一)如何看待合作制 
    1、供销合作社要区别于一般的政府机构或企业,必须突出合作制。 
    从供销合作社发展轨迹看,计划经济时期的供销合作社实际上是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而长期存在的。改革开放后,供销合作社退出政府序列,目前地(市)以上联合社基本上都是纳入财政预算的事业单位,县级联合社有的是经济实体、有的是事业单位、有的变为协会性质,县以下的基层社都是企业性质的经济实体。总体上供销合作社是个“四不象”,在这种情况下,下一步怎么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小政府大社会”是一个趋势。供销合作社还能回到政府部门去吗?不太现实。作为流通组织,流通由商务部管;作为服务“三农”的组织,农村工作又归农业部管,再回能回到哪儿?那么作为一个商业组织呢?如果是一个纯粹的商业组织,社会上的贸易企业多的是,政府要不要你供销社又有多大关系?一些地方基层社没有了,有的县是基层社和直属企业全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突出合作制才是供销合作社区别于政府部门、一般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实体的最根本之处,可以说合作制是我们护身的一个法宝。 
    2、供销合作社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也必须突出合作制。 
  一是市场经济需要突出特色。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没有特色,在市场中是很难生存下来的。比如中国联通原来的标识是蓝色的,今年为什么改成红色,就因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标识都是蓝色,中国联通为了突出自己,改成了中华结这种颜色。今年我们为什么推出供销社这个标识?想法很简单,就是要突出我们供销合作社的特色。 
    二是要看到合作制本身具有独特的商业价值。现在商业非常发达,女同志逛商店包里总有几张甚至十几张各大商场的积分卡,这种会员卡是从哪儿引来的呢?最早的发明不是股份公司,而是我们合作社,会员和社员在英语都是member一个词。通过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就会有一批非常稳定的客户。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在一个1千人的行政村里办综合服务社,哪怕用最简单的办法办个会员证或社员证,年底通过积分给农民社员优惠、打折或返利,这批社员就会成为供销合作社的忠实客户。如果发出400张卡,就会有400个固定客户。我们要看到合作制的商业价值,它是一个巩固和扩大客户的一个途径。在这个基础之上,逐步地加大一些合作制的因素,最终就能实现所有者与利用者的统一。 
  三是合作制的核心在于坚持其理念。不能唯合作而合作,为办合作社而办合作社,搞形式主义。你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别做。目前专业合作社登记很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还未出台,只有浙江有一个专业合作社条例,但我们又要求专业合作社进行工商登记,怎么登记?我认为,在目前没有法律规范的情况下,用股份制也好,股份合作制也好,合伙制也好,你只要登记上就行。但是我们组织的章程里必须有合作制的因素,等法出来后,再进行对接,按专业合作社法人去登记。 
  (二)如何看待合作社的特征 
    国际合作社联盟有七项原则,有很多国家予以采用,但也有许多国家并没有采用。美国的合作社很发达,但它的合作社原则非常简单。在中国,合作社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不用讲那么多的特征和原则,用白主席讲话中概括的三条,就足够了。 
    一是要有社员。目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万个,社员2363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我们全国供销社系统有多少社员呢?一些材料说我们的社员有1.8亿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0%???我打了几个问号。这个数字究竟是多少?我认为要摸清家底。前几年我们清理社员股金,实际上把社员和股金一起清理掉了。在座的100个试点县,你们说有多少社员。我知道的个别县是一个社员都没有。一个社员都没有你还是什么合作社?这个问题在实际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困扰。有的县社职工分流完了,社员也没有了,改制完了还有点资产。这时分流的职工找上门来:“这资产是我们劳动积累的结果,你得分给我们。”我们说:“不行,这个资产是集体财产,是合作社的财产,属于社员公共所有的。”那么社员又该找来了:“你把我们清理掉了,你这财产应该分给我们。你不是说这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吗?我们社员是你们的所有者呀!你要分给我们。”一会儿国资管理部门的人又来了:“你的资产是谁的?说不清就是国家的。”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来社员要重新登记,至少对试点县是这个要求,要实事求是,现在要重新登记,重新发展,是多少社员就是多少社员。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入社并不是说一定要入股。我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入社必须入股,不入股怎么叫入社?国外有许多合作社是有社员股金,但也有些特别成功的合作社,有社员并没有社员股金。我认为我们要创新合作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合作制绝对不是虚无缥渺的东西,要承认现实,脚踏实地去搞这个合作制。先发展社员,通过一些优惠条件与社员交易,有条件也可以将利润按交易量分点儿红。合作社发展起来了,可以吸收社员投资入股,但是财产的所有权要牢牢地控制在合作社手里,退社也只能退原始股。 
    二是要有制度。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本、土地、劳动力三个要素就创造出价值,后来不断地发展,把技术创新的因素加进来,当代经济学又把制度因素考虑进来。人民公社制度为什么失败,因为它的效率很低,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成功?一个好的制度,能够提升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我们也可以把这解释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强调合作社制度,实际上也是要能够提供一种机制,这种机制从长远来讲是实现社员的权利,社员对合作社要有真正的所有权和决策权;从近期讲重点是要强调社员的归属。我们从商业角度、很实际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就象我们在大商场办一个会员卡,要买个东西,一看有个卡,又能打折,往往还是去那个地方。我们搞综合服务社,也办个社员证、会员卡,一个道理,让农民社员到供销社那儿去,没有假货,心里塌实,买完还要打折,年底还能分包洗衣粉、肥皂之类的东西。我们的这个制度实际上是提供一种机制,综合服务社的方向就是消费合作社。要健全社员代表大会制度,首先要有这么一个形式,县级社、基层社是这样,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同样如此。当然,我们说内容决定形式,但是反过来有一个形式可以反作用于内容。从长远来看,它可以引导。存在决定意识,制度创造意识,这里所说的制度创造意识,是指有一个制度,一个社员参与合作社事务的制度,从社员(代表)大会做起,就有一个框架,实际上是培养社员的合作社意识,这种意识培养出来,他上哪儿卖农产品、买农资和消费品都得上你供销社来。 
    三是要为社员服务。这个是供销合作社长期以来一直强调的办社宗旨,就不展开讲了。 
    所以说只要有社员、有社员参与合作社事务的制度、有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基本的服务,可以讲就有合作社的成份,可以把它视为中国的合作社。我们要承认现实,不要追求纯而又纯的合作社,也不要说我们今年发展多少个,明年发展多少个,不追求数量,要讲求实效。 
    二、关于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四代会”指出经过这几年的艰苦奋斗,供销合作社终于走出了困境,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没过多长时间,我们发现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