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第一期 高龄多病老同志单独组建支部
时间:2008-01-18 00:00:00来源:作者:

  

编者按:2008115《中国老年报》头版头条以《高龄多病老同志单独组建支部》为题刊发了总社离退休干部部党委探索“双高期”老干部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总社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佟宝君同志作出重要批示:“离退休干部部党委能紧密结合老干部实际创新组织设置,灵活工作方式,既加强了党的工作,也得到了老干部认可,这是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范例,经验可鉴。直属机关党委应高度重视,加以总结,举一反三,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现将此文予以印发,供学习借鉴。

 

 高龄多病老同志单独组建支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探索“双高期”老干部党建工作

 

目前,老干部工作部门普遍面临着老干部处于双高期的实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贯彻中组部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老干部党支部工作?各地各级都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079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离退休干部部将身体不好、长期出不了门的老同志和居住较远、难以参加集体活动的老同志单独组建一个支部,并采取了与其他支部不同的管理服务方式。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老同志平均年龄已达77岁,而支委们的平均年龄也已达72岁。一方面,部分老同志由于年老多病,成为“室内型”老人,无法参加支部活动;另一方面,部分支部委员由于年岁增加,做起工作来力不从心。在以往支部委员培训班上,就有支委提出这一问题。面对老同志的呼声,2005年,离退休干部部提出将高龄多病、长期出不了门的老同志单独组建一个支部,这一想法得到了党委委员的肯定和赞成。2007年,经过在老同志及支委委员中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终于在当年6月确定了这一方案。先明确了进入这个支部的老同志的四个条件:一是本人自愿、原支部同意进入新支部;二是年老多病、行动不便,长期不能参加活动;三是生活不能或基本不能自理;四是家庭住址离机关、活动室和支部委员家较远,支部难以就近管理。根据这四个原则,最终确定了29位老同志,在20079月正式组建起第十六党支部。
     与别的支部不同,这个支部的3名支书及支委均由在职人员担任。支部从老同志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老同志的学习与保健医生的巡诊工作相结合。身体不好出不了门的,保健医生在巡诊的时候,将学习资料带过去,同时将单位的情况通报给他们;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只是因为腿脚不好不便出门的,在子女来报销医药费时,委托子女将学习资料带回或者邮寄给他们。平时支委也经常打电话问候老同志。
     支部成立之初,离退休干部部的姚重璞书记和程大鹏部长带领支委逐个走访老同志,听取他们的反映,并现场解决一些他们提出的问题。从实际结果来看,老同志普遍反映良好,认为自己与组织的联系更密切了,组织从没有忘记自己。
     “这一做法有效整合了离退休干部部的资源,使我们兼顾到了老干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是一次积极的探索。”身兼该支部书记的离退休干部部政工处处长王莉莉说。但随着工作的深入,也渐渐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在职的支委们发现,随着工作的深入,支部工作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而他们手头还有别的工作要做,两头难以兼顾周全。其次,老同志已整体进入双高期,最初摸底时有近60名老同志符合进入新支部的条件,因只是尝试,最后几经筛选才确定了近30人。新支部得到认可后,又有多位老同志表示要进入新支部。如果将所有不能出门的老同志都单独组建支部,而且都由在职人员担任支部委员,那么老干部工作机构有限的工作人员很难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目前我们也只是处于探索阶段,虽然这种方式总体发展是健康的,也得到了多方认可,但还是遇到了一些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困难。对此,我们将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以期走出一条加强和改进双高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新路。” 离退休工作部副部长杨小平充满信心地说。

 

 

 

(直属机关党委供稿)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