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倾力打造工业城市的“绿色餐桌”
时间:2011-05-12 10:25:03来源:作者:

  界水乡是一个农业乡,人均耕地只有1.2亩。一直以来,土地利用率低、种植品种单一、种植效率低下等问题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提高。2008年,该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民意,因势利导,率先在联盟村委中台、上村两个村小组兴建有机蔬菜基地,倾力打造工业城市的“绿色餐桌”。四年来,基地通过集成技术、集成项目、集中投入,逐步实现了国家蔬菜标准园建设要求的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处理商品化、销售品牌化和管理组织化的“五化”要求。如今环境优美、规划整齐的有机蔬菜基地正源源不断地为我市及周边地区供应着大量安全、放心的有机食品。


  政府助力夯实建设基础


  该乡在项目建设上站在高起点,进行高标准规划,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思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360万元完成了千亩园田化改造,专用灌溉水库兴建,解决了基地最重要的土地和水源问题;安装了110盏太阳能杀虫灯,大大降低了基地虫害;新建沼气池80个,清洁环境的同时还得到了沼气和优质农家肥;新建蓄水池和沤肥池180余个,方便了菜田用水与农家肥的处理。


  2008年,菜农自发成立了界水联盟有机蔬菜合作社,乡党委在基地建立了有机蔬菜基地党支部,为产业村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内部发力形成产业规模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民种菜积极性日益高涨,在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有机蔬菜种植的行列中来。2010年,仅中台、上村两个村小组就有180户近600人加入种植队伍,带动周边70户农户参与种植,基地总面积扩增至1200亩,其中大棚面积110亩。总产量达5500吨,年总产值1460万元,比上年增效32%。


  菜农组织的合作社在基地发展中起到引擎作用,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2009年组织30余人前往樟树农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20天的蔬菜栽培技术培训,2010年又先后两次组织20人前往新干、万载等地学习嫁接和栽培技术。按时组织菜农参加每个季度的专家讲课,并邀请农业专家到基地实地指导。在销售上也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由公司统一收购进行深加工和“合作社+农户”模式运往市内及周边地区的直销店销售和大型企业配送。


  基地助推打响有机品牌


  有机蔬菜在种植过程中,要求非常严格,检查认证也是十分苛刻。除了要有适宜的土壤,无污染的水源,良好的气候环境等外部条件。在种植过程中,也要求不使用基因技术,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而习惯了依靠农药、化肥种植的农民能否在如此严格的要求中实现增收呢?联盟有机蔬菜合作社组织的菜农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通过推广生产新技术,采用地膜、薄膜、遮阳网等覆盖的避雨栽培技术,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方法防治病虫害,推广使用太阳能灭虫灯和黄色粘虫板杀虫技术,推广使用矿物源、植物源、微生物源物质防治病虫害。建立有机蔬菜生产田间农事操作记录档案,强化蔬菜产品检测检验,逐步形成了有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行标准化体系生产。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实行理事会成员落实制度,菜农相互监督,市、区、乡三级抽检的监督机制,一经发现菜农违规使用农药化肥,便责令退出合作社并取消种植补助。


  基地采用统一采购农资的方法,杜绝不合格农资进入基地,由市农业局食品安全监测中心不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检测。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市创建办每年三次的抽检全部合格;达到了省绿办的验收标准;2008年通过了中绿华夏有机转换认证,2009年通过保持认证,2010年获得有机认证证书。并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国家蔬菜标准园建设示范点。先后获得全市十佳安全食品生产单位、全市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全市蔬菜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