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总面积5515平方公里,辖有21个乡镇区、201个村、34个社区,全市拥有耕地79.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4%。总人口5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4万,女性劳动力占49.1%。截止2012年末,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合作社3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数14628人,其中农民成员数14164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非成员农户数15473户。按从事行业划分,种植业145家,畜牧业122家,林业42家,农机服务9家,其他行业9家。合作社覆盖了全市主要产业。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3.9亿元,有109家统一销售农产品,有78家统一购买生产资料,有16家拥有注册商标,有17家合作社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全年培训合作社成员7990人。
全市妇女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25家,目前全市实际运转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41家,其中妇女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凤城市妇女领创办的专业合作社正处在初期阶段,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妇女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妇女领办合作社发挥作用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市妇女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三年新发展的合作社较多,2011年以后注册成立的有17家。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相比,妇女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占比不高,仅占0.07%。多数妇女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当地已形成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组织起来的,利用传统资源和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1、农村妇女带头人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妇女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农村妇女带头人充分发挥她们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宝山镇红旗村的刘春华从1991年初中毕业后开始养羊,经过10多年摸索发展,养羊规模不断扩大,她先后两次到沈阳农业大学、辽东学院学习,把学到的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相结合,靠科技把养羊业做大做强,带领乡亲共同致富。2007年她带头创办了凤城地区第一个妇女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0多人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带动农户近百户。合作社成立后,每年都为养羊户举办多期培训班,热情接待养羊户来访咨询。几年来共向养羊户提供种羊3600多只,帮助养羊户销售商品羊2万多只,销售羊绒7500多公斤,比养羊户自己销售多增收30多万元。她还为凤城地区绒山羊注册“牧女”牌商标,保护地区资源优势,增加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2、女企业家牵头带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批较有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妇女企业家加入到农业专业合作社中来。2013年,全国三八红旗手、丹东玉华食品公司总经理王玉华建立了丹东朋远草莓专业合作社,有社员40人,由企业向合作社提供草莓、板栗种植收购标准,合作社负责按照合同组织农户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构建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降低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指数,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3、村妇代会主任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骨干。在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一部分是村“两委”会引导组建的,例如大堡蒙古族乡三官村棚菜专业合作社、白旗镇刁窝村棚菜专业合作社、爱阳镇龙道村龙峰菌菜专业合作社,村妇代会主任在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培训、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堡三官村妇代会主任王玉晶根据合作社成员的需要定期举办各类技术培训,聘请专家走村入户现场指导,为有需求的合作社成员担保、协调贷款,组织生产互助组,成为合作社中的骨干力量。
二、妇女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需求
1、规模普遍较小。市妇女领办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多,入会会员少,目前妇女领办的合作社社员总数为2071人,成员最多的是潘雁玲创办的凤城市晨彩庄园鲜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396人,最少的只有6人,基本上是分散经营,各自为战,辐射面少,影响不大,带动农户能力有限。
2、投入成本较高。妇女领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社要想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必须扩大经营规模。但随着近几年的物价飞涨,各类农用物资及搭建大棚用的尼龙纸、水泥杆等原材料都翻倍涨价,扩大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加上农村土地流转价相比前几年高了很多,合作社利润空间缩小,资金缺乏。
3、“品牌”的意识较差。妇女领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多数满足于简单的种养殖或营销初级农产品,品牌意识普遍不强,不知道通过注册商标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全市16家有自己注册商标的合作社中,只有一个是妇女领办的。
4、缺少技术人才。大多数合作社刚起步,都是根据自身经验摸索着经营,缺乏技术骨干和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现代农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产前备耕、产中管理、产后加工等都需要现代技术支撑。由于技术人才缺乏,造成现代农业技术运用十分有限,这也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化经营发展。
5、服务能力较弱。从调研情况看,大多妇女领办的专业合作社现处在初创时期,市场意识、合作意识、经营意识还不够强,很多合作社的工作和服务水平多是停留在向成员提供种苗、技术咨询指导、供求信息等简单工作低层次面上,农产品的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加工增值的能力还十分薄弱。
三、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情况,其中扶持妇女领办合作社的情况
凤城市委、市政府为积极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续三年召开全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表彰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奖励。今年中共凤城市委、凤城市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关于表彰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决定(凤委发[2013]11号)》授予凤城市将军红果专业合作社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誉称号,并分别给与资金奖励。通过发挥先进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市妇联组织扶持妇女领办合作社发展做法、经验
1、调查摸底,建立数据库。市妇联建立了妇女领办的合作社数据库,每年与工商、农发等部门及时联系,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及时掌握妇女领办的合作社变化情况,分类别对妇女领办的合作社建立联系制度,定期开展走访,听取和记录她们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及时地协调有关部门,为她们提供政策信息和技术等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她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2、信贷助推,加大扶持力度。从巾帼信贷、小额担保贷款、再就业循环金等方面加大对女性领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社资金扶持力度。从2011年开始市妇联明确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重点投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当中的女性成员,并投入担保金30万元,专项用于贷款担保,两年来共为专业合作社中的女性成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145万元,占贷款总额的55%,通过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帮助她们解决生产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问题。红新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连续两年得到市妇联的小额担保贷款10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饲养量已达到2万余只。
3、科技培训,提供多方位服务。市妇联通过举办农村女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聘请专家实地授课、在养殖基地举办部分女性领办的专业合作社社长、女致富能手现场交流会等,让女性领办的合作社社长在参观学习中拓展视野,增长见识。2011年、2012年市妇联连续两年举办农村妇女创业培训班,培训有创业项目和创业意向的农村妇女50名。市妇联还举办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聘请了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兼职教授赵一平来凤城授课,来自全市50名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种养殖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女专业大户参加了培训。2013年凤城市东吉绿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陈洁被推荐为丹东市农村科技致富女状元。
五、妇联组织扶持妇女领办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建议
妇女领办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引导农村妇女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综合改革的有效组织形式,既发挥了农村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实现了农村女性自身创业致富,从而带动和吸引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走上致富之路,实现就业增收和共同富裕。
1、加大宣传。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妇女对建立女性专业合作社的认识;要大力培树先进典型,宣传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成绩以及女带头人创业精神,激励一批有实力、有能力的妇女走合作化之路,坚定广大农户加入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的决心和信心。
2、加强培训。要加强对妇女生产经营大户、“妇字号”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带头人的培训,特别是加强对妇女领办的农村合作社带头人的培训,培养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女带头人,带动农村妇女共同创业致富。
3、加强管理,要指导农村妇女合作社制定、规范章程,通过典型示范进一步规范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盈余分配、成员账户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其成员的财产权、经营权、分配权等合法权益,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4、加强协调,要积极协调财政、金融、信贷、农业、科技、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落实合作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妇女领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给予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倾斜,扶持农村妇女合作社做大做强,带动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发展现代农业。
5、完善服务,通过妇女之家等平台,为妇女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信息服务超市”,为女农民合作社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收集和发布农产品价格、市场供求、科技服务等信息,组织有条件的妇女专业合作社在互联网上进行产品推销、展示和交易洽谈,运用现代营销手段促进妇女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