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充分发挥专业组织作用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2013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时间:2013-10-21 00:11:55来源:作者:张海

  近几年来,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结合全镇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按照“加快培育一批、积极改造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思路,采取“宣传引导、培育改造、规范提升、优惠扶持”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稳步、健康发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一、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其运作模式
  1.发展现状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几年,石潭镇以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到目前为止,全镇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其中种植业9个、(即水稻5个、香菇2个、油茶1个、蔬菜1个)、林业1个、畜牧业11个(即生猪9个、黑山羊1个、养鹅1个)、渔业2个,已经全部在工商局注册登记,其中有5家已成为省市县示范性合作组织。合作社有社员3885户,辐射带动农户4100户。入社资金达6000万元,年可实现销售额3.2亿元以上,户年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
  2.运作模式
  (1)“基层组织+农户”模式。
  八角香菇专业合作社由八角村冯应龙支书发起,合作社自2004年成立以来,坚持五个统一:统一组织领导、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选择和购进生产资料、统一“走四方”品牌销售,使香菇产销量稳步提高。2012年香菇亩产值已达到4万元,高效示范区亩产值猛增至12万元。
  (2)“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2009年开始,湘潭伟鸿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新红生猪合作社等多家专业合作组织,采取“统一引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购、统一结算、统一联系贷款”等 “七统一”方式,发动农户发展“三无”生猪生产,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发展社员365户、达到存栏6万头的养殖规模、年出栏生猪4万头以上,每年为农民增收2000万元以上。
  (3)“技术服务组织+农户”模式
  石潭农技站2009年倡导农民成立古潭水稻种植合作社,精心指导农民种植水稻,目前,入社成员每亩收益比未入社农民高500元以上。
  (4)“能人+农户”模式
  启安生猪合作社从事生猪产销,达到年销生猪70万头的经营规模,社员达到200户以上。
  (5)“专业大户+农户”模式
  莳竹水产饲养合作社于2012年由几家养鱼大户发起成立,目前已发展社员45户,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达600亩的规模。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强化各级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为了加强领导,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合作社的业务指导工作。切实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从而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为了激发广大群众兴办合作社的积极性,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解除农民的种种顾虑,使之充分认识到入社的好处,办社的意义。重点宣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主要内容,详细解答了群众关心的关于合作社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专家教授进行技术培训,发放科技书籍5000多本,技术要点1万多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激发农民申办、加入、办好合作社的信心,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3.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全镇农业主导产业,鼓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不断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和范围,认真抓了合作社试点工作。全镇以八角香菇专业合作社为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香菇种植由最初的100多亩飞速增加到550亩,种植户由68户辐射带动500多户,从业人员由120人增加到1500人,推广到全县各乡镇,发展到湘乡、湘阴等县市,成为全市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今年合作社已投入80万元正新建1200平方米的多功能香菇生产基地,工程完工后,将形成200万棒的年生产能力。
  随着香菇产业的不断发展,外界影响不断扩大,八角香菇专业合作社连年被评为县市“十佳专业合作社”、“湘潭市农产品安全管理先进单位”、2011年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全国第七批农业标准化项目”、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两型建设示范单位”。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推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据统计,全镇有9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了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面积达1.2万亩。全镇5个水稻种植合作社种植面积达6000亩,实现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规模经营,通过统一服务、开拓市场,降低了生产交易成本、扩大了产品销售市场,通过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利益返还,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从而在各个环节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八角香菇种植合作社、甘露香菇种植合作社、新红生猪饲养合作社、古潭水稻种植合作社等社员比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30%以上。
  3.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户为单位,以规模化经营为基础,按企业行为运作,直接服务农民,可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费用,增加农业效益,是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经营方式和基本组织形式;能够变盲目生产为有计划的按订单或合同生产、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变弱势个体为强势群体,可推动我镇农业由分散的自给式耕作模式向联合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
  4.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和提高农民素质。
  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成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职能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结合经营项目,根据生产需要和农时特点,传播新技术、新信息,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现实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容易引起农民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学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平台,能够逐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5.有利于培养农民参与、合作和民主意识。
  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大的特点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成员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每个农民都可以根据自已的经济利益要求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活动,逐步增强农民的参与合作意识和民主意识,进一步推动我镇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
  经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重视。
  1.规范管理水平普遍偏低。一是多数合作社只注册,实际处于“休眠期”,而没有进行实质运行。二是部分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三是利益联接松散,社员参与意识不强。
  2.业务指导力量薄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知识性和业务性,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业务指导队伍。
  3.创办环境欠佳。对于合作社在办理信贷,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等各方面有待整合力量支持合作社的发展。
  五、加快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1.加强宣传,营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浓厚氛围。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出台优惠政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4.加强规范管理,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1)健全运作机制。
  (2)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政策指导、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农产品推介等方面的服务。
  (3)加强对农民合作社成员与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各位领导,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提高我镇合作社发展水平,今年我们将在推广农事合作、整合资源、创建示范合作社、建设网上市场等4个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