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转眼就结束了,春节期间,我市肉菜供应量达到16000吨左右,满足了居民节日期间的消费需求。菜价逢节必涨,这似乎是一条不变的定律,然而,与往年不同,今年春节期间,我市菜价并没有大幅上涨。据市商务局启动的节日期间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数据显示,我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与节前相比基本稳定。监测的15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为2.97元/斤,周环比微涨0.68%。
连日来,通过走访我市部分菜市场和相关部门,记者发现,节日前后,韭黄、青椒、黄瓜及肉类等精细菜涨幅较为明显,而土豆、白菜、萝卜等常见菜的价格则相对稳定。为进一步平抑菜价,市政府储备蔬菜第二阶段投放工作23日已经拉开了序幕。
监测:春节期间菜价相对稳定
为平抑蔬菜价格,从1月20日开始,省商务厅组织各市州启动了储备蔬菜投放工作。据省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2月9日至2月15日,节日期间与节前相比,在监测的11大类68种主要生活必需品中,大类商品价格基本稳定;肉类和蔬菜价格小幅下跌,食用油价格基本持平。
与此同时,黄金周期间,市商务局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制度。监测数据显示,我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与节前相比基本稳定。监测的15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为2.97元/斤,周环比微涨0.68%。监测显示,春节期间,监测的蔬菜平均零售价格呈下降态势,其中价格降幅最大的是:洋葱下降12%、土豆下降11.76%、胡萝卜下降10%、芹菜下降3.7%;而黄瓜上涨16.67%、西红柿上涨6.67%、菜花上涨4%、茄子上涨1.05%;7种持平,分别是大白菜、青椒、豆角、青笋、番瓜、莲花菜、绿萝卜。猪肉、牛肉、羊肉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14.5元/斤、27.8元/斤、23元/斤,环比均持平。
市场:春节后价格看涨
“菠菜每斤5元,土豆每斤2元,西红柿每斤4元……”春节假期刚结束,市场的菜价便有了波动,总体呈现上张态势。2月24日,记者在鼓楼巷菜市场、张掖路菜市场、宋家滩菜市场等地看到,节后部分蔬菜,尤其是精细菜的价格开始上涨。以鼓楼巷菜市场为例,韭黄价格从8元/斤涨到10元/斤,西红柿从每斤3.5元涨到每斤4元,青椒从每斤7元涨到8元,菠菜等绿叶菜从每斤3.5元涨到了每斤5元。无独有偶,其他菜市场的菜价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这和前两天降雪天气也有关系,再加上春节长假结束后一些蔬菜供应紧缺,批发价高,所以节后菜价反而开始不断上涨。”过年期间仍经营菜摊的小张告诉记者,这两天的菜价是一天一个价。
此外,记者了解到,节后上涨趋势最明显的是牛肉价格,最高时甚至从节前每斤25元、26元上涨至30元/斤。
投放:第二轮储备菜已投放市场
“市政府储备蔬菜第二阶段投放工作23日已经拉开了序幕。”据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春节过后,受近期大雪影响,我市蔬菜价格上涨,给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为搞好蔬菜市场供应,平抑市场价格,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决定自2013年2月23日起,进行政府储备蔬菜第二阶段投放,投放时间10天左右。
据了解,此次储备蔬菜投放总量为2800吨,其中:城关区1300吨,七里河区550吨,安宁区520吨,西固区430吨。投放品种和价格与春节前相同:大白菜0.9元/斤;土豆1元/斤;洋葱1.7元/斤;莲花菜1元/斤;胡萝卜1元/斤;绿萝卜0.9元/斤。实行限价限量销售,每人次每品种的购买量不超过20斤。投放方式、投放地点与春节前第一阶段基本一致,广大市民可选择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近郊四区悬挂“兰州市政府储备菜投放点”横幅的标准化菜市场、超市、社区便利店、车载市场专用车等购买储备菜。此外,记者了解到,政府储备菜第三批将在3月31日前在市场上进行投放。
建议:增加储备菜种类丰富市场
市政府储备菜对稳定菜价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同时,对于储备菜究竟对平抑菜价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大家仍很质疑。
“从市场蔬菜价格的涨跌来看,政府投放的土豆、白菜、萝卜等常见菜的确价格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其他精细菜往往是一天一个价,尤其是遇到雨雪天,运输的外地菜还在路上,市场上的菜价就是涨声一片了,这让人很无奈。”对于政府储备菜,在行政单位工作的孙先生认为,菜价涨不涨、涨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零售商,政府储备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经营种类单一,涉及范围太小,并不能完全起到平抑菜价的作用。他建议,政府应增加投人,并且扩大经营种类和范围,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买到低价菜。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