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万村千乡 -> 工程动态
推进土地流转激发农业活力
时间:2009-10-29 13:42:2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平台,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有限土地资源集约增效,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如何充分挖掘土地生产潜力,为现代农业搭建发展平台,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在推进土地集中有效流转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
青原区现辖5镇2乡1个街道,全区人口2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万余人,耕地面积23万亩。作为农业人口占70%以上的典型农业区,近年来,该区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大力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业特色化,初步走出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目前,该区集中流转土地2万多亩,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促进了农民增收。推行土地合理流转后,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土地流转农户年户均增收8000余元。二是促进了农业增效。通过土地流转,实行土地的规模经营,促进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农业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根据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长远规划,进行集中统一开发经营,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该区的主要做法是:“招大引强”树龙头,增强土地流转引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进大企业,实施规模化农业开发,发展农业产业龙头,带动土地流转,是青原区推进土地流转的重要举措。今年,该区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青原现代农业(江西)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以农产品深加工为核心,集产、加、销一体化。该项目以“公司 基地”的模式,在青原区富滩镇龙口建立蔬菜种植基地,重点生产四季豆、荷兰豆、优质稻等产品,并进行深加工,统一外销。该村村民仅土地租金收益户均可达3500元,农忙季节帮助公司采收蔬菜每人年收入可达5000多元,农闲时期又可在附近工业园做临时工,一年下来,户年均收入可达1.6万余元,同时村民从中又可学得种植技术和积累种植经验,增长了致富本领。
“拍卖经营”建基地,拓展土地流转空间如何实现荒山荒地综合开发,让荒丘变金库、荒地变绿洲,土地有效流转是关键。为此,该区拍卖荒山荒地经营权,放活经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综合开发目标。去年,该区对猫儿下水库和西口水库及其周边的荒丘荒地,按照“建、管、用”相统一原则,拍卖其经营权。其中,小(一)型猫儿下水库及其周边500亩荒丘荒地,拍卖50年经营权,开发商逐年支付10万元水利设施维修金,建设立体养殖小区进行开发。如,在猫儿下投资建设的华海畜牧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预计到年底,可出栏生猪3万头。小(二)型西口水库及周边1700亩荒丘荒地,拍卖30年经营权,开发商一次性支付30万元水利设施维修金,建设立体养殖小区进行开发。目前,在西口投资建设的祥欣畜牧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预计到年底可出栏生猪3万头。
“培育大户”兴产业,延伸土地流转链条能人牵头、大户示范,以土地置换参股发展种植业,带动土地合理流转,实现以大带小、共同增收致富,是该区实现土地流转的另一种方式。该区提出“产业兴农”政策以来,非常重视种植大户的培育,鼓励撂荒地、劳动力短缺农户,把责任田作价置换为股金入股种植大户进行集中生产,既达到了农田不撂荒的目的,又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该区天玉镇流芳村支部书记李有礼,通过种植花卉苗木致富后,创建吉安市景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花卉苗木协会,发动村民以土地合伙经营,经过几年努力,建起了近5000亩花卉苗木基地,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农民人均增收500多元。目前,天玉镇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苗木乡。
“农机合作”优服务,激活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减小农业生产风险、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土地合理流转的重要途径之一。去年,该区通过政府成功组建了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机作业合作社。该社主要向农民或种植基地提供代耕、代种、代收、施肥、施药等全程农机作业服务,按市场运作,低成本向农民收取费用。该区新圩镇炉下村,耕地面积为931亩,有223户村民,每户约五亩耕地。农机作业合作社成立后,承包了该村粮食生产的综合服务工作,农户每亩生产成本可降低105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