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领域将产生上万亿元的产值,将极大改变现有消费的业态形式和消费模式。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表示,信息消费有可能成为继汽车、住房消费后的新消费热点。
数据显示,信息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正进一步凸显。
针对国务院特别提出的支持网购发展和农村电商配送,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表示,网购是一种边际成本不递增、边际报酬不递减的新经济形式,如果网络消费从城镇向农村迈进,将会带来巨量的经济增长,不仅拉近城乡差别,而且给经济结构调整和薪酬制度改革找到对应的切入点。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份,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规模达1.77亿人,农村网民规模13.5%的同比增长速度也高于城镇8.0%的增速,未来几年,国内欠发达地区将出现强劲的网络零售需求。
事实上,如今电商的触角伸向农村,离不开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2013年8月份,国家工商总局出台《关于加快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鼓励网络商品交易平台向农村延伸、发展,提高农村市场流通效率,方便农民群众生活;今年9月24日,商务部出台的《商务部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落实财税土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抓紧落实现有的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减半政策。
尽管有政策长期扶持,但在电子商务进入农村的大环境下,物流企业依然面临税费偏重的现实。
国家针对物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不多、力度不足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建议将物流业纳入重点支持的现代服务业领域,在税收政策中体现物流业的产业地位。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