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万村千乡 -> 工程动态
“双十一”另类战场:第三方支付加速圈地
时间:2014-11-11 14:26:50来源:作者:刘毅
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对上述消息未置可否。

  对此,业内认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支持逐渐明朗,未来跨境支付将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争夺的主战场。

  海淘成第三方支付扩张契机

  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28.8%。2013年,出口电商交易额达2.4万亿,跨境B2B仍是主流模式,跨境网上零售发展潜力巨大。2013年中国出口电商B2B占比达90.4%,网上零售占比为9.6%。

  去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决定在上海、北京、重庆、浙江、深圳等地开展试点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截至目前,共有22家支付机构获得牌照,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货物贸易、留学教育、航空机票、酒店住宿及软件服务。

  根据这份指导意见,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始试水跨境支付。此后随着海淘业务的不断发展,一些海外购物网站纷纷打出直邮中国招牌。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国际业务副总裁彭翼捷此前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支付宝国际化的长远目标,是在未来几年服务2亿~3亿的海外用户。我们的战略都是以服务好阿里巴巴平台上的用户为核心,如果阿里巴巴海外市场在扩大,那么我们也要去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

  据悉,涉农电商、大数据业务和跨境电商服务将成为阿里巴巴未来重点布局领域。

  今年双十一期间,支付宝陆续与海外购物网站开通直付合作。支付宝提供的数据显示,支付宝目前在海外的用户规模达到1785万。

  此外,除了支付宝等在加速布局这块业务外,银联也未放过这一时机。10月8日,银联国际宣布在韩国开通跨境移动支付服务,银联卡持卡人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开通此业务的商户直接购买商品,这也是银联国际首次在境外开通跨境移动支付业务。

  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指出,跨境支付加速发展,是以国际电商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为基础,它需要国内外企业相互合作完成。中国市场空间广泛,消费者需求增长迅速,为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对多元化支付方式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遇七天无理由退货考验

  目前在终端用户市场,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据了市场前两名,而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则更多将精力放在了企业收单业务上。

  目前拿到央行支付牌照的企业已经达到269家,这一市场竞争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第三方支付行业亟须寻找新增长点,布局跨境支付也就成为趋势。

  美国第三方支付平台PayPal的研究数据显示,今年,跨境电商的交易额将达1050亿美元,到2018年,这一数值将达到3070亿美元。今年,在网上实现跨境购物的顾客为9370万人次,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升至1.3亿人次。

  一位银行从业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民间跨境结算需求在逐渐增加,除了支付宝外,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竞争已经日趋同质化。支付机构如果能抓住跨境电商大发展的契机,推出一些实用、差异化跨境支付服务,同时进一步吸引优质高端客户,那么跨境支付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赢利点。

  不过,现在执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网购七天内无理由退货。而这一要求在跨境网上消费上如何落实,已成为第三方支付与电商平台共同面临的考验。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