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万村千乡 -> 供求动态
宁夏固原:马铃薯迎战金融风暴
时间:2009-10-29 15:32:3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新生
  
来源:新华网  
  宁夏固原市。隆冬时节两场不期而至的大雪,使这里冰覆雪盖,寒冷刺骨。 然而,在百万农民心里,却流淌着阵阵暖意:从2008年12月9日开始,为解决这里百万吨马铃薯销售难题,农业部、商务部、铁道部的负责人带着客商和销售方案,一批批来到固原,实地考察马铃薯生产情况,与当地党委政府一道,打响了一场马铃薯销售会战。

 二十多天时间,固原市马铃薯销售难的问题初步得到缓解:日外销量增加了一倍,当地加工企业开足马力收购加工,70余万吨鲜薯已全部窖藏,马铃薯销售价格平均每公斤上涨0.08元。

 “致富产业”遭遇“冰雪灾害”

 宁夏固原市是全国十八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国家“三西”资金重点扶持地之一。

 西海固地区干旱少雨,水源奇缺。然而,这里土壤疏松肥沃,海拔高,污染少,传毒媒虫少,耐旱的马铃薯生长季节与雨同季,十分适宜种植。

 2002年以来,宁夏将马铃薯种植作为宁夏五大主导产业纳入发展规划,从政策扶持、企业培育、市场开拓、新品种引进等方面下大力气集中扶持。使马铃薯种植面积从“十五”末的111万亩,增长到2008年的234万亩。

 2008年,固原市马铃薯产量达211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5.1%,占农业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农民纯收入的12.8%,马铃薯加工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31.5%。全市农民人均种薯一亩半,其中西吉县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农民人均种薯收入超过800元,占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小小的马铃薯,成了固原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许多农民围绕种植、加工和销售服务,拔了穷根,有的还盖了房,买了车。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金融危机却使这个蓬勃发展的“金蛋蛋”产业遇到困难:2008年固原市马铃薯由于外销不畅,客户锐减,到12月初,外销量比上年同期减少60%,加工企业收购同比减少三分之一,销售价格下降30%以上。以往走村串户收购大户没了踪影,各个加工企业收购点前,排起了几公里长的车龙。

 关切目光聚集固原

 固原马铃薯滞销的信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12月9日,农业部促销工作组冒着严寒紧急赶往固原,他们下工厂、进农户,实地调查了解马铃薯销售情况。12月9日,农业部出台解决宁夏农民马铃薯销售难的六条紧急措施,积极组织产销衔接,动员组织全国各地客商来宁帮助销售。12月11日至12日,农业部在海南省召开的全国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工作会议上,作为特邀代表,固原市的领导和十余名销售大户莅临大会介绍固原马铃薯,农业部领导亲自向来自国内外的3000余客商促销。12月18日至19日,农业部组织13家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和经销商到固原与当地农民直接见面,两天时间签订了25万吨的马铃薯销售合同和147万吨意向性协议。12月11日,商务部下发了《关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的紧急通知》,将宁夏固原马铃薯的销售作为重要内容,16日,又派出三个司的领导带队到固原实地调研指导马铃薯销售工作。组织大型流通企业对接,扩大销售渠道;启动监测体系,加强预警和信息沟通;动员大型流通企业增加商业储备;借助新农村商网平台,加强网上销售对接;扩大出口,对市场建设、储藏、冷链、运输等作出全面部署。11日,兰州铁路局常务副局长王传河受铁道部委托在固原市宣布:“要让车等马铃薯。只要农户联系到市场,有多少、运多少,当日请车、当日装运。”

 为了百万吨马铃薯的销售,中央各部委的领导纷纷赶往固原。而宁夏相关部门和固原市的领导却飞往北京、广东、福建等地搞宣传、跑市场、促销售。短短半个月时间,固原市的领导和营销大户的手机彩铃变成了马铃薯销售信息,为重点加工企业协调发放生产收购贷款4130万元,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和固原市政府拨出专款扶持重点企业满负荷组织生产。银川北环、平罗福平、吴忠东郊和中卫镇罗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了宁夏马铃薯销售专区,减免经销商管理费、停车费等;银川市双宝副食品有限公司、固原味园商贸有限公司、中卫荣盛商贸有限公司等有连锁超市的大型流通企业,在经营网点开辟宁夏马铃薯销售专区。

 记者近日到固原市采访时,当地政府正在紧张地筹划一件大事:1月12日,经国家有关部门协调,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将设立固原马铃薯及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区,首批210吨马铃薯正紧张地清洗、包装,准备于9日运往北京。另有360吨同时发往广州、上海和抚州。

 从北京到银川,从政府到营销大户,为了农民手中尚未出售的马铃薯,都在紧张地奔波,周密协调。

 在农民与市场中搭起桥梁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固原市马铃薯销售难的问题可以说已经得到圆满解决,但采访中一个场景在记者心中久久驻留:在西吉县新营乡白城村南河组,农民魏世有3万多斤马铃薯全部贮藏在地窖里,一斤没卖。他说:“现在价格太低了,等春节后再说吧。”当记者问起万一春节后价格再降怎么办时,他回答说:“那只有自认倒霉。”

 陪同采访的固原市委常委、县长和乡领导一再劝说村民要抓紧销售马铃薯,但这个村的多数农民还是选择放在窖里,等待着今年春天收购价格回升到去年的水平。

 今年以来,各地农副产品卖难、价格下降的问题重又回头。陕西苹果、河南大白菜、宁夏南部山区的辣椒等均出现每斤收购价格只有几分钱的情况,许多果菜由于价格太低而烂在田头。

 这种种情况表明,千家万户农民生产的无序性和盲目性与市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生产风险,远远不是政府重视帮助销售就能够解决的。对政府而言,扶持农产品市场化经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基地化布局、专业化服务、市场化销售,是近年来各地扶持农副产品生产的成功经验。但良种推广难、种植规范难、服务保障难、储存运输难等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基地生产的效益如果不能超过普通种植,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可能会给期盼致富的农民带来灾难性后果,他们经不起这个折腾。

 组织农民进行商品化生产种植,市场信息至关重要。“谁能告诉我,今年种什么”的难题在农民种植前仍然普遍存在。政府要下大力气建立农副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和市场预警机制,要有效引导农民树立市场风险意识。

 下大力气培育市场主体,也就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认识。有形的市场建设很重要,但无形的市场信息更重要。要下大力气培育一批骨干生产企业和收购企业,这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只有这些市场主体在竞争中迅速壮大,具有较强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农业产业发展才能有根本保障。

·为确保2007年400万亩种植任务的落实,重点抓好以下8项工作: (2007-4-12 10:24:16)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