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农产供求
[双峰县]印塘乡政协认真开展生猪生产调研活动
时间:2012-03-22 06:44:31来源:双峰县印塘乡政府作者:彭运良
    3月21日,双峰县万头外贸猪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为把握生猪形势而开展专题调研的印塘乡政协工委,这也是他们为期一星期调研活动的最后一站。
    根据县政协主席会议精神,从上个星期四起,印塘乡政协工委就与畜牧站联手,组织调研组深入养殖企业和农户,通过听汇报、开座谈、看资料、查现场等形式对全乡生猪生产进行认真调研。
    七天的现场调研全部完成后,在政协工委主任匡雄杰的主持下,参与调研的政协委员、畜牧站工作人员对调研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通过多次修改,形成了书面材料。
    通过数据比照和计算,印塘乡政协工委得出该乡生猪生产的基本情况:2011年,印塘乡存栏生猪13500头,出栏生猪20250头,均比2010年增长22.7%。成品猪销售价格在9.0—9.4元/斤之间,创历史新高。专业养殖户168户,比2010年增加37.7%,养殖散户685户,比2010年增加21.4%。生猪养殖增加数量的99.5%由养殖大户扩大生产规模获得。
    在调研中,印塘乡政协工委发现2012年的生猪生产呈现三个鲜明特点:
    1、规模养殖户及养殖企业继续发展。目前,生猪价格高位运行,养殖利润大幅回升,规模养殖户积极性高涨,出栏增加,补栏及时,存栏稳定增长。养殖大户普遍反映,2011年猪价上涨后,年纯收入是2010滞销年的12倍以上,今年出栏一头成品猪能纯挣利润600—800元,较2010年滞销期每头多挣500—600元。根据生猪生产规律,成品猪高价位运行很难超过两年,因此在保证防疫到位前提下,迅速扩大养殖规模有利于积累资本,安然度过下一次滞销期。
    2、散养户担心市场波动大,补栏积极性不高。尽管去年以来生猪价格高涨,但散养户积极性普遍不高。一是因为仔猪价格较高。目前仔猪价格已到530元一头,比2010年涨幅超过1.8倍,生猪生产初始成本过高,影响农户投资养殖的热情。二是散养户对生猪疫病控制泛力,养猪风险大,散养户观望情绪浓厚,补栏少。
    3、生猪养殖效益提高,但养殖风险也大。据调查,规模养殖户的成本构成大概是:仔猪530元一头,玉米500元(每斤1.37元),豆类135斤(每斤1.7元),精饲料6斤(每斤4.0元),全价料35斤(每斤2.6元),每头生猪防疫费3元,治疗费40元,雇工及其他开支75元,合计约1700元。成品猪一般是270斤出栏,目前出栏价约为9.2元一斤,毛收入约2500元一头,除去成本,每头纯挣800元左右。但养猪的利润虽然增加,但生猪饲养过程中疫病多,防治难,市场波动大,规模养殖户依然缺乏安全感,不利于养猪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通过调研,印塘乡政协工委发现了散养户在明知道今年猪价大涨的情况下仍然不养猪的原因,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原因:
    1、猪价波动幅度大,农民徘徊养猪。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价格连续下跌,到2010年上半年成品猪价格跌至每斤7元,其跌幅之大、下跌时间之长均为历年罕见,直接造成生猪养殖户大面积亏损,亏损面近100%。部分农户经历了2005年、2006年两年的连续亏损后,对发展生猪生产失去信心,仍然处于徘徊观望状态。
    2、疫情危害严重,农民不敢放手养猪。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生猪疫情也日趋严重。我乡处于湘、渝、川重疫区之中,除以往常见的生猪疫情外,近年来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感染等疫情在周边省市相继发生。由于没有找到较好的防治方法,每一种疫情对生猪生产者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严重的猪疫情像一道贴在农民头上的“紧箍咒”,让农民不敢放手养猪。一些农民说:“我知道今年猪价肯定会大涨,就怕背时又遭遇猪疫情,还是不养的好。”
    3、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族”没有能力养猪。近年来,由于农业效益偏低,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加之双峰县经济开发区蓬勃发展,用工缺口越来越大,不少村组青壮年劳动力70%以上外出打工。据对200户抽样调查,农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长幅度连续3年达到9%,老弱病残及儿童成了农村中的留守族,对农业生产采取应付的态度:种田为了不买口粮,猪养不成就不养。
    4、社会变革,新一代农民不愿意养猪。基本上进入小康生活圈的新一代农民住上了小楼房,他们尤其是年轻女性崇尚城市生活,不愿干又脏又累的养猪活,宁可在城里打工,也不愿在家里养猪。
    印塘乡政协工委通过分析后认为:根据猪肉的消费总量,中国养殖5000万头能繁母猪是比较合理的,超过这个数字,价格就会下跌。但由于缺乏权威的信息,许多年来,即使是养殖大户,也是在“摸黑”养猪。一旦遇上价格大跌,散养户可以迅速不养,但养殖大户由于投资大,绝大部分只能硬撑。我国近年对养殖进行各种补贴,但很多养殖户表示,最看重的不是补贴,而是信息。
    在调研中,他们发现,养殖户除普遍反映信息不灵的制约瓶颈外,价格波动大、银行贷款难、饲料提价快三个因素居于制约养殖的第二方阵,其他如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标准化生产滞后、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不新、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制约因素,养殖户也有反映。
    印塘乡政协工委在调研中,发现该乡畜牧站在发展养殖方面作出了较大努力。
    1、加强对全国生猪生产信息的了解,认真编写生猪市场价格信息、疫情预警信息和疫病防控技术,全力指导全乡的生猪生产。
    2、建立健全防疫工作制度,实行检疫员包养殖场,防疫员包村的责任追究管理制度。畜牧站与人民政府签订防疫责任状,检疫员、防疫员与畜牧站签订防疫责任状,严厉打击防疫弄虚作假行为,确保近年来该乡未发生一例烈性畜禽传染病。
    3、严禁并查处“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使用,每年推广生物制品1.5万份,确保了食品安全。
    4、能繁母猪、养殖大户的奖励实事求是,足额及时发放;认真开展能繁母猪保险业务,积极配合县保险公司对死亡能繁母猪进行补偿,最大限度保护养殖户积极性。
    印塘乡政协工委通过认真分析,对双峰县生猪生产提出5个方面的建议:
    1、建立健全生猪市场预警机制。建立生猪市场监控体系,加强生猪市场预测工作,形成灵敏的的市场预警机制,为养殖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为减轻猪价下跌引发的市场振荡,避免生产的大起大落,建议在猪价下跌过程中,适当增加政府猪肉储备量,保持猪肉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使养殖户每头出栏猪的利润保持在150元左右,从而保护生产者利益,维护生猪生产稳定。
    2、合理规划和调整生猪生产布局。有关部门要引导生猪生产发展,缓解供求矛盾的同时防止盲目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对生猪生产采取扶持政策,帮助现有规模养猪户规避风险,壮大实力。准确掌握生猪市场行情和价格信息,为养殖户提供养殖形势和生猪饲养周期性规律分析,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引导农民和养殖专业户分期分批适时出售,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3、强化督促检查力度。一方面要认真检查各项政策性补贴、保险等已出台的惠农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务必使广大养殖户、养殖企业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另一方面要严格政策落实兑现过程的监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防止发生虚报冒领或多养少补的情况发生。
    4、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收集并及时向养殖户反馈各类市场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跟踪服务,做到技术培训到乡镇,技术咨询到村组,技术指导到场户,从源头上解除养殖户后顾之忧。加大协调支持力度,解决养殖户贷款难等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农民独立或联户发展规模养殖、经营,科学饲养,稳产增效。
    5、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随时跟踪全县及周边县市疫情动态,在疫情出现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对疫病感染区养殖户及时给予政策性补贴。鼓励畜牧部门承包养殖场,签定服务合同,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把养殖疫病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彭运良)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