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农贸展会
科技博览会上的“狐狸”
时间:2009-10-29 14:10:2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山人
平度市长乐镇胡家庄村农民张培忠年轻时搞过贩卖,干过短工,但他一直在寻找真正属于农民的致富项目。2006年春天,当他在报纸上看到养狐狸致富信息和典型报道后,顿觉眼前一亮。

经过多方考察,他筹资2万元从昌乐县特种动物养殖场引进了15组祖代“北极蓝”、“银海”优良品种狐狸,建起了自己的“搜狐养殖场”。建场之初可谓步履维艰。特种养殖技术很复杂,为了取到“真经”,他多次前往省农科院和省城动物园学习,终于掌握了狐狸杂交配种、怀孕繁殖等技术。他还订阅了10多种报刊,购买了200多册书籍、2000多元的观察设备,一有空就学,并随时与养殖专家保持联系,弄不懂就问。2007年,他的第一批狐狸繁殖成功,狐仔每组卖到1000元,商品狐每千克120元,收入9000多元。

养殖要发展,还要打好“铁算盘”。他一方面请求本地最大的饲料厂合力饲料有限公司的技术员专门为场里研制了配方粗饲料,另一方面还经常到附近市场上买小鱼和“猪下水”给狐狸吃。荤素结合,节约成本,狐狸爱吃,毛皮上乘质量好,每张能多卖40元。狐狸肉炼出的油,是高档化妆品原料,市场上供不应求。老张对信息特别重视,他在河北、临沂等5处批货市场建立了信息咨询点,便于随时掌握信息,组织生产销售。今年春天,由于销售及时,他的商品狐每只比省内市场多卖26元。夏季皮货市场经常走低,他就自己搞屠宰,将狐狸肉出卖保住本钱,把皮毛冷冻储藏,冬季价高再卖,一只狐狸尾巴就能卖到80元。

老张十分注重广泛的市场联系。除了与各大市场建立了稳固的业务关系外,他还经常参加各地的博览会,通过多种媒体联系客户,扩大销售途径。这样他的产品总是供不应求,且价格不菲。此外,他还放眼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好形势,引进“洋品种”进行杂交改良,眼下他的“银雪”杂交一代即将在9月份再看的青岛农业科技博览会上登场。

(平度长乐党委王相辉)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