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以新定位、新布展、新价值为主基调,实现创新。来自林博会筹委会的消息,11月6日9日在三明市成功举办的林博会,做到隆重、节俭、务实,成效超出预期,令人耳目一新。
盘点本届林博会亮点,会发现,围绕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主题,林博会无不讲求务实:围绕打造天天林博会,展馆从短期布展转变为长期布展,展位从以展为主转变为以销为主,参会企业从单一的实体销售转变为线上线下多元销售,展区从传统元素布展转变为多元化布展,办会模式从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服务、市场主导、企业唱戏
林博会的转型,让参展商收获很大,真正实现客商企业展风采,并由企业当主角来唱戏。
有许多对我们竹制品产品感兴趣的客商上门,包括几家台湾的客商。做竹业技术开发的参展商吴晶晶说收获不小,因为展销结合,增加了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和吴晶晶一样,参展的客商们都抓住了给自家产品做宣传、做销售的大好时机。
林博会在室内设了展位,比以前参加过的其他展会要显得更正规,会场的环境也很好。做土特产贸易的参展商廖相荣如是告诉记者。
参展商李爱珍说,因为人流量大,开放式的展位设计也利于顾客的集中,所以,她带来的植物类护肤美容产品的销量比预期要好。能参加这种大规模的展会,对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很有好处。
打造永不落幕的林博会,大会因务实,而取得了更多实效。
根据林博会筹委会统计,截至目前,林博会共签约项目121项,总投资168.65亿元,利用区外资金及外资153.58亿元。围绕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这些项目主打节能环保、生态旅游。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有投资10.5亿元的沙县中节能实业节能环保产业、投资10亿元的尤溪汤川大峡谷生态旅游度假区、投资10亿元的明溪中国(明溪)红豆杉城等62项,总投资143.9亿元,合同利用区外资金及外资130.03亿元。台外资项目有投资8169万美元的永安华润风力发电、投资5000万美元的三明经济开发区生产生活用纸机械、投资5000万美元的梅列营养型含乳饮料生产等23项,总投资4.23亿美元,利用台资1.47亿美元。
而按照原生态、近自然的理念布展,共有302家企业、10大系列、1500多种林产品及农特产品入驻展馆,参观人数达20万人次,实现现场销售总额3206万元,贸易订单26.68亿元。
浙商所(福建)林业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打造集林业大宗商品贸易、物流、金融于一体的交易中心,并提供安全快捷的电子交易、仓储物流、金融信息及相关服务,成为全国第一家以林业为特色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市四天总成交额达102.12亿元。
林品汇网上商城开通运营,实行线下体验和线上购买销售新模式,通过招商推介,展会期间林品汇共签约入驻电商680家,实现网上交易金额达100多万元。
林博会期间,配套活动也精彩。一批项目开、竣工,涵盖投资32亿元的中国永安竹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投资5亿元的梅列三洋高效造纸设备生产等29个项目,总投资53.59亿元;三明市森林食品烹饪大赛全面展示三明林下经济发展成果;花卉苗木、茶产业等8个主题日活动,充分展示三明市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同时,花卉暨闽江石精品拍卖会、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擂茶文化节、客家小吃展示活动、三明市树王评选活动也成功举办,密切了两岸交流,并活跃了市场、拉动了消费。
地处海峡西岸绿色腹地的三明,有着全国最高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6.8%,森林面积170多万公顷,珍贵药用植物1700多种,是国家批准建立的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和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被誉为中国最绿的城市。在环境保护部对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中,三明的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为100,居福建首位。
立足资源优势,准确定位。三明市委、市政府对林博会的新定位是:把林博会办成为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建设的示范窗口、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投资贸易的综合展会。
业内指出,林博会已经成为推介中国最绿的城市三明的一张最靓丽名片。而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两岸林业经贸关系为纽带的展会,三明连续9年成功举办林博会,生态品牌不断打响,经济效益也显而易见。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