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农资供求
吉林万良:“世界人参第一镇”
时间:2009-10-29 14:11:5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万良镇是长白山下的人参产业第一镇,也被誉为“世界人参第一镇”,这里的土壤和气候适宜出产优质人参,这里建有世界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其成交的人参价格成为国际市场价格的晴雨表。

  摊位摆到街边路旁

  据镇党委副书记卢云福介绍,每年9月是水参起货季节,海内外商人云集,交易市场热闹非凡,场内挤不下,参农就把摊位摆在街边路旁,整个万良镇就是一个人参交易的大市场。

  卢云福说,计划经济时期,人参种植面积小,产量少,种植技术欠发达。1984年,政府把参田分给农户,调动了参农的积极性,人参产量大幅提高。之后,每到人参起货季节,来这里买参的人越来越多。政府多次出资建设规范的市场。现在,万良人参交易市场占地面积已达5.4万平方米,交易旺季每天有2500多人次进出市场,年交易额达27亿元。

  “省内的人参都拉到这交易,黑龙江、辽宁的人参也过来。”卢云福介绍,“经过20年的市场发展,很多加工户都和客商达成了加工伙伴关系。虽然有形的市场只有5.4万平方米,但整个万良镇就是个无形的市场,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参集散地。”人参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包装、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的延伸和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全镇70%以上的农民参与人参产业。

  参农成为招商对象

  一批人参起货后,土地33年都不能再种。从1982年开始,国家规定种参实行“33年参林轮作”。种完人参后,土地还林,33年后土地再种参。同时也实行参林间作,在参田边上种树。

  桑金玉是万良镇万兴村的种参大户,今年刚当选为村书记。他介绍,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本镇的参地资源逐渐减少,已经满足不了参农们的发展需求。他们从2000年开始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安图、珲春、合龙承包参地。桑金玉说:“想不到咱农民也成了招商引资对象,当地政府给了优惠条件,我现在在合龙承包了5公顷参地。在万良,种完参后,政府负责种树苗。在延边是政府提供树苗,我们出人工栽好,如果第二年不成活,我们出钱再种。都是签了合同的,一定要保证树苗的成活率。”

  女儿已经出嫁,妻子在镇上租了一个铺面卖服装,桑金玉雇了11个人管理参田,到了交易旺季要再雇20多个人帮忙。“农民富裕了,劳动力价格也高了,今年大工(技术工人)管吃管住一天120元。”桑金玉说,每年进入8月末,周边镇的剩余劳动力都来万良打工,3个月的旺季能吸纳1万多劳动力。

  谈起未来规划,桑金玉说:“以后不能光看数量,要提高质量。我正在发展林下经营,种植移山参。这种参不用砍树,既保护土地,而且价格高,不按斤卖按苗卖!”

  民企发展亟待突破

  宏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生产以人参为主的植物提取物,先后获得GMP、GAP、ISO22000、HACCP等多项国际认证,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理李培和介绍,过去参叶除个别药厂收购外,大部分都被扔掉了。现在公司研发了人参花、果、根茎、叶、根须的全部利用。公司每年回收整个东三省产区60%人参茎叶,为当地农民增收1100万元。

  在万良,季节性的人参加工企业有2000多户,具有规模的有17家。镇里负责人强调,政府今年招商引资的重点是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万良,带动人参加工市场升级。卢云福说:“镇上的民营企业都是地道的农民创办的,他们白手起家,受到文化素质的制约,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找不到进一步发展的出路。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镇政府一直鼓励镇上企业到南方考察,从规模、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提升企业水平。

  卢云福说:“我们准备从外面招商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全镇企业向人参的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