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手段,增强农业部门服务功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信息不畅通、遇到问题咨询难等问题,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为“三农”服务,该市以农业内部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投入40多万元搭建起了连接全市各镇处场的视频语音平台,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这种方便、快捷、简单、实用的“面对面”咨询方式已在潜江家喻户晓,被广泛接受和运用,科技推广效率和入户率明显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开劈了一条科技信息高速公路。
一、整合优势资源,搭建服务平台
近年来随着农资市场的不断放开,一大批善经营、有一定农业科技知识的农资经营户不断发展壮大,并建立起了伸向村组与农户的网络服务体系,优势十分明显,其颈瓶缺乏农业科技信息;而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技术队伍健全,技术力量十分雄厚,可谓人才济济;局市场与经济信息科具有较强地农业科技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发布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实力。于是我市在今年初,大胆提出了整合三方面优势资源,成立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搭建视频语音服务平台工作方案,由局市场与经济信息科牵头搭班子开始筹建。
以此为切入点,集中人力物力与资金优势,建设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由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在全市镇处场农资经营户中挑选60户作为首批农业局科技信息咨询站,并授予“潜江市农业局科技信息咨询站”牌匾;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挑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8名组成市农业科技咨询中心专家组;由局市场与经济信息科负责视频语音平台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在多方努力下,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于3月底宣告成立,初步形成上有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下有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的服务网络体系。共筹资40多万元,购置电脑43台以及相关外围设备,以QQ聊天软件为基础,借助互联网实行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与全市各镇处场“潜江市农业局科技信息咨询站”的对接,为农民开展视频语音面对面交流与咨询奠定了基础。
二、提升服务能力,面对面交流咨询。
咨询中心建立电子版农业科技信息资料库、科技资料网上查询导航系统,订阅农业科技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等相关报刊杂志,方便专家查找资料,提高咨询的及时性、准确性与针对性。全市40多台电脑全天候开通视频与语音服务系统,18名专家轮换座班,节假日不休,采取视频诊断、语音讲授、文字信息对白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层面的解答,提高了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的权威性;咨询心中设3个专家席,专业涵盖农学、植保、蔬菜、土肥、沼气等专业,提高了咨询的实用性,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截止5月8日,潜江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共接待咨询2000多人次,答疑4000多条,涉及范围涵盖了棉花、大小麦、油菜、黄豆、花生、芝麻等大宗粮棉油农作物,还触及一些稀有的特种蔬菜等作物。特别是回答了农民从资料中难以找到的答案,解决了农民积压在心中多年的问题,深受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老百姓说:“这样的技术咨询才及时,才实用”。
500多个如园林镇子月村6组薛成林一样的农民提出棉花营养钵死苗严重的问题,当他们按专家的要求先搬钵后施药,改用洒水壶施药挽救了棉苗后,纷纷到站点致谢。
今年棉花诸如:地老虎发生严重?药害、肥害现象时有发生?小麦“三病”流行、大棚蔬菜病害严重等问题,农民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4月13日,潜江市西大垸管理区农业副主任徐兰姣,她一口气提出了“棉花枯黄萎病如何防治?”等4个问题,在得到十分满意的答复后,对咨询的水平赞不绝口,要求在每个分场设一个点。
4月14日,潜江市老新镇中兴村五组龚本召,他提出“纯沙棉花田如何施肥?”当听到的答案“少量多次”,与资料上讲的“中等肥力田块”和“一般要求”大不相同。听完后感慨地说:“假如没有视频咨询,也许我一辈子也不会明白我的田连年低产的原因,谢谢了,以后我一定要多来问问”。
现在市场上农作物品种和农药品种繁多,农民提“选择哪个品种最好?”,“选用哪一种农药最佳?”等问题的非常多。专家推荐了经国家审定的,种子质量达标的,在潜江试验适应性强,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由正规厂家生产,质量达标,价格适宜,施用效果好的农药品种,防止了农资市场“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有力地推进了农资市场的规范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运作促提高
潜江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的建成,农业科技信息视频语音咨询服务网络的开通,是潜江农业服务理念的创新,工作方式的创新,服务手段的创新。为了将工作抓实、抓好、抓到位,着重点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是成立专班,加强领导。市农业局成立了由张友平局长任组长,刘仁才副局长任副组长的领导专班,统筹安排,综合协调,加强对潜江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建设和运作工作的全程领导,并受到了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是明确分工,加强责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落实市级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专家组的组建和管理,组织专家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会诊,落实与反馈,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局市场信息科负责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综合协调以及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咨询系统的维护与管理,镇(处、区、场)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的资格审批与管理。市执法大队负责落实镇(处、区、场)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建设与管理。镇(处、区、场)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由市农业局合理布点、统一授牌。镇(处、区、场)农业技术服务部门负责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的日常管理,并接受市科技信息咨询中心的业务指导。
三是成立机构,建岗建制。潜江市委、市政府对此市高度重视,要求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按副局级单位申报建制;市农业局专人专班负责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咨询。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建成后,先后制定了《潜江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实施方案》、《潜江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认资条件》,健全和完善了《潜江市农业局科技信息咨询中心职责》、《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专家服务制度》、《潜江市农业局农业科技咨询站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农技视频咨询记载》、《网点运作情况记载》、《适用技术资料》、《网点基本情况》、《专家简介》等各类档案,确保咨询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组织技术培训,确保设备正常运行。4月份,我市市场与经济信息科分期分批组织全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负责人员60多人,开展了以视频和语音为重点内容的电脑操作与维护培训,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专家成员的业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农业法律法规知识等培训,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经营人员法律意识,切实做到优质服务,依法经营、守法经营。
五是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管理
全市各镇处场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统一由市农业局授牌,为了加强管理,树立农业部门形象,我市制定了《潜江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认资条件》和《潜江市农业局农业科技咨询站考核办法》,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农资经营户,一律摘除“潜江市农业局科技信息咨询站”牌子,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目前首批接收授牌的农资经营户有40家,现要求授牌的农资经营户多达50余家,他们认为只要有了市农业局的科技信息咨询站,就等于把农业局的专家请到了自己的门市部,农民就可以边买农资、边咨询,还不花钱,一举多得。甚至有20多个农民要求把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设在自己家,以指导他们开展农业生产和传授致富经验。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