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舟曲县农业部门立足当地实际,在充分利用河川区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各种蔬菜作物及其花种的生长发育特点,因势利导,指导群众积极推广了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切实增加了群众收入,目前该技术已成为舟曲县河川区群众致富的主要推广技术。
人多地少,群众收入低一直是舟曲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提出的“稳粮扩经、压夏扩秋、压劣扩优”的指导思想,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大胆开拓,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特色蔬菜,并积极争取项目,组织农技人员先后在城关、大川、峰迭等乡镇河川区建设了150亩标准化节能日光温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填补了该县冬季蔬菜市场的空白,改善了蔬菜主要靠外调的局面,形成了部分群众以发展蔬菜为产业的格局。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从2004年起,县农业部门充分利用河川区适宜的气候条件,立足市场,研究了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借鉴了陇南地区的先进栽培经验,调整了播期,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露地反季节栽培和简易设施反季节蔬菜栽培,取得了成功。在秋季露地大蒜间作套种其他蔬菜,推行一年四季六收或六种八收种植模式,亩经济效益达3000元左右;利用塑料大棚或地膜等简易设施,种植了韭菜或冬播地膜洋芋套种其他蔬菜,这些产品上市早、无污染、口感好,不仅价格便宜,而且非常畅销,颇受市场欢迎,亩产收益达3500元左右,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该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4000亩左右,形成以洋芋、大蒜、韭菜、黄瓜、西红柿、番瓜、芹菜、香椿等为主导的特色蔬菜产业,有力地推动了舟曲县蔬菜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