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科技
张家口市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几点建议
时间:2009-11-13 09:28:44来源:作者:过客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海拔高,气候冷凉,空气干燥,日照充足,污染源少,具有发展错季无公害蔬菜的较强优势,同时又有坝下平原、山区和坝上高原不同的生态区,为延长蔬菜供应期和增加蔬菜品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由于蔬菜生产的特殊性,蔬菜的种植均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区域,受自然条件影响相对较小。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部门因势利导,协调支持,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一、张家口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1、蔬菜面积趋于稳定,产业优势明显

  自90年代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张家口市蔬菜生产发展形势迅猛,从2000年的53万亩增加到2003年的130万亩,主要增加面积集中在坝上四县,主要形式是露地自然错季蔬菜。由于市场的变化,蔬菜科技的进步,近年来,精细越夏蔬菜得到了快速发展,面积达到了1万多亩。

  为了应对由于蔬菜大面积发展造成的地下水严重下降的问题,张家口市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新打机井数量,使蔬菜面积没有持续扩大,维持了现有的面积水平。近三年来,张家口市蔬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30万亩左右。2007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22.4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1万亩,包括温室11.5万亩,大棚7万亩,小拱棚2.5万亩。地膜蔬菜面积25万亩。露地(裸地)蔬菜面积76.45万亩。全市蔬菜总产45.27亿公斤,总产值42亿元。张家口市注册备案出口蔬菜基地4万亩,出口蔬菜2.3万吨(不包括国内转出口数量),创汇7万美元。

  2007年全市食用菌面积400万平方米,(其中菇床面积300万平方米,菌袋400多万棒),产量2800多万公斤,产值1.3亿元。

  蔬菜因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成为种植业的第一大产业,用10左右的耕地面积,创造了种植业50以上的产值,蔬菜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种植业产值翻一番的目标,在蔬菜主产区农民收入中有1200元,全市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蔬菜,蔬菜产业惠及全市100万农户,300万农民。

  2、错季蔬菜特点显著

  张家口市错季蔬菜产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产量高、品质优良:坝上地区光照充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喜冷凉蔬菜的生长和后期养分积累,(如大白菜、大白萝卜、西芹、胡萝卜、洋葱、圆白菜、生菜、西兰花等)蔬菜产品质地脆嫩、干物质含量高,色泽饱满,具有较高的商品性,并且含水量低,耐远途运输。由于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管理的精细,蔬菜产量和商品性显著提高。{如韩国产60-70天生育期的大白菜,毛菜亩产量7500公斤左右,最高可达10000公斤,净菜平均在5000公斤以上。西芹产量在15000斤,并且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排开播种、调整密度、分期分批、分棵大小(每棵0.5斤到每棵4斤)满足市场供应}二、无公害:坝上地区无工业基础,基本没有污染性的工业企业,水质、土壤、空气基本无污染,达到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评价标准。冷凉的气候条件,新开发的菜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相应减少了用药频率和用药量,加上近年来对高毒、高残留农药采取的禁售、禁用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保证了蔬菜的安全生产。在蔬菜安全检测中,蔬菜抽检合格率达到97(张家口市农产品质量管理站提供)以上。河北省蔬菜安全检测抽查合格率均在97以上。三、优越的上市档期:坝上地区无霜期短,只有90-105天,7、8月份最高温度25度左右,蔬菜安全越夏,生长无障碍。与南方生产时间错季,上市时间错开,可根据市场需求和蔬菜品种的生育期选择播期,一般在4、5、6月育苗或直播,7、8、9月份上市,该时间段恰好是京、津及东南沿海夏秋淡季,市场需求量大,是很好的上市档期,也是蔬菜出口的强档。四、蔬菜优良品种普及率高:优良品种是生产优质蔬菜的前提,绝大部分蔬菜用于外销,对品种也有很高的要求。全市栽培的蔬菜种类有36个系列,400多个品种,优良品种率达98以上,有的蔬菜达到100,如大白菜、芹菜、西兰花等。(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有:1、大白菜:金盛、金峰、金峰2号、3号、富春、秀春、强势、春夏王、金冠(辽宁东亚)、春鸣、春泉、新黄、良庆、秋绿60、65、70等;2、甘蓝:中甘11、中甘21、夏强、先锋、春棚极早、铁头4号等;3、西芹:文图拉、帝王等;4、大白萝卜:汉白玉、碧玉春等;5、西兰花:山水、绿岭、优秀、绿洲807、绿洲808、素丹等;6、结球生菜:101、皇帝等;7、胡萝卜:红秀、红映2号、新黑田五寸、宝冠、芭芭拉等;8、菜花:雪宝、雪岭等。9、食用菌品种主要有褐口磨、双孢菇及平菇,其次是杏孢菇、鸡腿菇、白灵菇、黑木耳、白头金针菇)

  3、基地建设、产业布局逐步合理

  到2007年全市蔬菜面积超过10万亩大县已经达到6个,分别是张北、尚义、沽源、康保、崇礼、赤城,坝上四县的面积均在15万亩以上,产值超过3亿元的强县也达到4个,全市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优势蔬菜产业带。如张北战海的大白菜(1万亩)、崇礼马仗子的甘蓝(1万亩)、尚义大青沟的大白萝卜(1万亩)、大营盘、三工地、大苏计的西芹(3万亩)、沽源闪电河、二道渠的菜花(3万亩)、西辛营架豆(1万亩)等。

  有10多个知名大公司在张家口市建设了初具规模的蔬菜出口基地,其产品直接出口国外。个别县区通过不同渠道与奥运蔬菜供应商达成协议,供应奥运蔬菜。2008年8月北京奥运外围蔬菜供应中张家口市蔬菜产品仍占有较大份额。

  全市106万亩蔬菜生产基地通过了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环评认证,认证面积居全省第一。

  4、市场体系日趋完善

  到2007年张家口市已建成10多个规模较大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和60多个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能力300多万吨,交易额达20亿元。建有恒温库252余座,日处理能力9万多吨。12000多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和60个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成为蔬菜经销的主力军。全市蔬菜外销量占到总产量的80以上,形成了以京、津、鲁和江南为主的国内市场,部分产品销往日、韩、新、马、台湾、香港等市场。

  5、蔬菜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优良蔬菜品种的推广应用使张家口市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年提高。优良品种改变了蔬菜生产与供应的单一性,生长期长短搭配、品种花色多样、实现了错季中错季,增加了品种供应,延长了上市周期。蔬菜新品种的普及率达到98以上。适销对路品种的种植使大白菜、大萝卜更适宜加工,远销国内外;硬果番茄、彩椒适宜南方消费、长途储运,大量销往南方各地及港、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品种的改善使得蔬菜销售的路子更宽,销得更远。

  节水灌溉,尤其是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极大地节省了水的用量,充分提高了水分利用率,为坝上乃至全市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物理(两网一膜、杀虫振频杀虫灯、黄板等)、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提高了蔬菜产品的质量,对全面提升张家口市蔬菜产品档次起到了积极作用。

  发挥自然优势,寻找蔬菜上市档口,越夏蔬菜呈现上升态势。棚室生产一直是张家口市蔬菜生产的薄弱环节,随着蔬菜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张家口市近年的越夏精细蔬菜稳步发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6、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从2004年到2007年,张家口市建立了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1个(张家口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管理站)。建立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1个(张北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全市各县区建立速测点86个。通过省级、市级、县级的农产品抽样检测,农残超标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张家口市蔬菜质量明显提高。

  7、现代农业初显端倪

  蔬菜产业是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管理成果的集中体现。蔬菜科技农民接受较快,成果转化较快。大公司所建设的基地不仅推广了优良的品种,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还传播了先进的集约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劳务关系的变化改变了农业传统,显现出现代化农业的端倪。

  二、2008年蔬菜市场分析及全市蔬菜结构的调整

  1、2007年蔬菜产销情况

  2007年张家口市遭受了严重的干旱,尤其是坝上地区。由于蔬菜生产的特殊性,蔬菜产区均集中在水浇条件有保证的地区。整体农业大面积受灾,但蔬菜产销实现了产销两旺。蔬菜从6月份上市开始到8月底,价格持续走高,销售收入明显高于往年,是历史最好的年份。进入9月蔬菜价格回落迅速,出现个别品种如西芹、大白菜等滞销,洋葱价格等价格低开低走。

  纵观2007年全年蔬菜销售形势,与品种没有相关性,总的规律是去年同期销售好的品种,当年行情疲软,去年同期销售疲软的品种,当年销售看好。2006年与2007年蔬菜同期价格变化大的几个品种有:

  甘蓝、大白菜、西芹、菜花、洋葱等;变化较大的品种还有绿菜花、硬果番茄、彩椒等。价格相对平稳的蔬菜主要有:架豆、食用菌等。

2006年与2007年同期几种主要蔬菜价格变化情况表

年度

品种

2006.6

2006.7

2006.8

2006.9

2007.6

2007.7

2007.8

2007.9

元/千克

甘蓝

0.10

0.10

0.20

0.60

0.64

0.80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