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半月谈■王海坤
近半月间,一则人民网转载《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篇题为《农民种蔬菜尴尬:600斤茄子买不了一袋复合肥》的文章称,山东省东营市广饶镇阜城店村一组村民鞠占海已经痛下决心今年再也不种茄子了,直接原因是目前茄子的批发价已经跌到0.2元/斤,他现在卖600斤茄子还买不了一袋复合肥。农用复合肥价格去年是90元/袋,目前已涨到148元/袋。面对这样的现状,鞠占海表示,如果下半年改种黄瓜行情还这么差,就只好打工去了。
文章称,由于农资成本侵蚀批发收益,尽管目前实际零售菜价普遍比去年同期明显上涨,但是农民种植积极性仍在下降。而如果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或者减少蔬菜种植,难免重蹈去年以来猪肉供应减少导致肉价上涨的覆辙。
实际上,受多种因素夹击,该文提到的这一风险在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会表现得格外明显。到目前为止,由于农资涨价而导致的蔬菜种植的成本压力并没有缓解的迹象,并且,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还将延续。
以河南南阳为例,今年以来,农资价格普遍上涨,特别是农用化肥上涨幅度极大。据南阳农调队最近调查表明,普通过磷酸钙1050元/吨(42元/80斤),涨了近3倍;碳铵680元/吨(34元/100斤),涨幅25.9%;国产氯化钾4000元/吨,涨幅达90.5%;国产复合肥4400元/吨,涨幅达76.0%;其他肥料和农药价格涨幅都在30%以上。
而化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资源紧缺因素影响,化肥生产成本增加,当然也不排除运费上升、生产厂家跟风抬价等因素的影响。明眼人不难看出,这其中的资源紧缺因素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也正因此,目前在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