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克)从2005年秋种起,安徽启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活动,3年来成效显著,夏粮生产连续三年创历史最好水平。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农业部门获悉,预计今年小麦单产比2005年提高79公斤,小麦总产增产60亿斤。
据了解,安徽省在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中,重点强化四项关键技术的集成推广。一是推广优质品种,加快了品种更新换代,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由攻关前的94提高到98。二是改进播种技术,把播种机行距由原来的15-17厘米扩大到20厘米左右,传统的大播量现象得到明显改观。三是实行科学施肥,全省小麦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100万亩,比攻关前扩大1643万亩。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控,全省组织建立3300个专业防治队,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369万亩。
为把四项关键技术落到实处,安徽省成立了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协调机构,省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专项用于组织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强化政策扶持,着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了小麦高产攻关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力度,补贴面积由300万亩扩大到600万亩,补贴标准由每亩8元提高到10元。强化示范引导,着力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省主产区建立了19个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点,在全省建立了覆盖到村的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600万亩。全省建立了32个苗情监测点,对小麦生产进行全程动态监控,连续3年组织全省3万多名农技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开展小麦高产攻关青年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宣传推广关键技术。
据统计,全省今年预计小麦单产335公斤,比创历史的上年增长4.7;预计小麦总产221.1亿斤,比上年增长5.5,再创历史新高;小麦亩均增收38元,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