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科技
优良肉羊品种
时间:2010-01-14 11:01:19来源:作者:新生
 (1)德国肉用美利奴羊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German Mutton Merino),产于德国,由法国的泊列考斯羊和英国的莱斯特羊,与德国原美利奴母羊杂交培育而成的肉用绵羊品种。我国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以及九十年代中期引入,目前主要用于改良农区、半农半牧区的粗毛羊或细杂母羊,以增加羊肉产量,通常作为父本。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具有产肉力高、繁殖力强、羔羊生长发育快、泌乳能力好、耐粗饲、被毛品质也好的特点,对气候干燥地区适应能力较强。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被毛白色,密而长,弯曲明显;体格大、胸宽而深,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公母羊均无角,颈部及体躯皆无皱褶。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成年公羊体重120~140千克,母羊70~80千克。4~6周龄断奶羔羊平均日增重300~350克,130天屠宰活重可达38~45千克,胴体重18~22千克,屠宰率47~49%。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成年羊剪毛量:母羊为4~5千克,毛长7~8厘米,细度为60~64支;公羊为7~10千克,毛长8~10厘米,细度为60~64支;净毛率为50%以上。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初配年龄为12月龄,常年发情,多胎,产羔率150~200%;母羊泌乳性能好,羔羊死亡率低。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与细毛羊杂交,杂一代羔羊生长速度快,10~30日龄平均日增重208克,30日龄到断奶平均日增重215克,分别比细毛羊提高22.35%和22.86%。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较适宜在北方地区饲养。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分为配种期和非配种期,要精心饲养,使其维持中上等膘情,保持体力健壮、配种能力强。要按照饲养标准配制日粮,选择营养价值高、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例如鲜干草类有苜蓿草、三叶草和青燕麦草等,精料有燕麦、大麦、玉米、豆类等,多汁饲料有胡萝卜、青贮玉米等。饲养以放牧、舍饲结合,尤其是在配种期,种公羊应该加强运动。
    母羊的饲养管理:包括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要按照不同阶段饲养标准配制日粮,保证其营养需要。在妊娠期要多加管理,不能喂发霉变质的干草和冰冻饲料,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和距离,舍饲时防止拥挤。
    羔羊哺乳期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初生到1个月内的羔羊,以母乳为主,饲喂为辅,但要早训练吃草料;两个月以后的羔羊逐渐以采食为主,哺乳为辅;1个月以后的羔羊,注意适当运动,放牧后还要定时补料。4~6月龄到交配阶段,要按照育成羊的饲养标准饲喂,公母编群;此时的羊生长发育很快,营养不良就会影响其生产性能。在冬季舍饲期,应以补饲为主,放牧为辅,喂给豆科草、青干草、青贮及其它农副产品。
    育肥羊的饲养:分为羔羊育肥和成羊育肥,要按照不同的饲养标准饲喂。育肥的方式有放牧育肥、舍饲育肥和半放牧半舍饲育肥。舍饲育肥能保持较高的饲养水平,增重快,通常育肥期为75~100天,按饲养标准配制饲料,并加添加剂,提高育肥效果。
    要保持羊舍的清洁和干燥,定时清粪;注意预防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及疥癣。
    
(2)无角道赛特羊


    无角道赛特羊(Polled Dorset),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雷兰羊和有角道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再用有角道赛特公羊回交,选无角后代培育而成的肉用绵羊品种。我国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引入,主要用于经济杂交生产羔羊的父本。
    无角道赛特羊具有产肉性能和胴体品质好、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耐热和对气候干燥地区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
    无角道赛特羊被毛白色,面部、四肢及蹄也皆为白色;公母羊均无角,颈粗短、胸宽而深,背腰平直,后躯丰满。
    无角道赛特羊成年公羊体重90~100千克,母羊55~65千克。成年羊剪毛量2~3千克,毛长7.5~10厘米,细度为48~58支。母羊全年均可发情配种,产羔率180%左右。
    国内引进无角道赛特羊纯繁所产公羔平均初生重为3.75千克,105日龄平均日增重为319.05克,平均体重为37.25千克,母羔平均初生重为3.8千克,96日龄平均日增重为286.15克,平均体重为31.27千克。
    无角道赛特羊与细毛羊杂交,杂一代公羔平均初生重为4.3千克,74日龄平均日增重为206.12克,平均体重为19.46千克;母羔平均初生重为4.02千克,73日龄平均日增重为190.19克,平均体重为17.84千克。屠宰8月龄左右公羔的平均屠宰前体重为42.36千克,胴体重18.45千克,净肉重14.39千克,屠宰率为43.58%,胴体净肉率为77.49%。
    无角道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杂一代公羊3月龄体重达29千克,6月龄体重达40.5千克,胴体重为24.2千克,屠宰率54.5%,净肉率43.1%,净肉重19.14千克,后腿、腰肉重11.15千克,占胴体重46.07%。
    无角道赛特羊较适宜在北方地区饲养。
    
(3)萨福克羊
    
    萨福克羊(Suffolk),原产于英国,以南丘羊为父本、有角诺福克羊为母本杂交培育而成的肉用绵羊品种。我国在八十年代从澳大利亚引入,主要用于经济杂交生产羔羊的父本。
    萨福克羊具有产肉性能好、羔羊生长发育快、母性好、性早熟的特点。
    萨福克羊被毛有有色纤维,成年羊头、耳及四肢为黑色;公母羊均无角,颈粗短,胸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发育丰满,四肢粗壮结实。
    萨福克羊成年公羊体重100~110千克,母羊60~70千克。3月龄羔羊胴体重17千克,肉嫩脂少。萨福克羊成年羊剪毛量为3~4千克,毛长7~8厘米,细度为58~68支,净毛率为60%以上;萨福克羊产羔率130~140%;
    国内引进萨福克羊纯繁育成公羊平均体重为83.25千克,母羊平均体重64.25千克;产羔率123.08%;公羔平均初生重为4.35千克,60日龄平均日增重为323.12克,平均体重为24.70千克;母羔平均初生重为4.48千克,55日龄平均日增重为311.55克,平均体重为21.55千克。
    据测定,杂一代公羔平均初生重为5.95千克,71日龄平均日增重为208.25克,平均体重为19.16千克;母羔平均初生重为4.12千克,72日龄平均日增重为193.10克,平均体重为18.05千克。屠宰8月龄左右公羔的平均屠宰前体重为44.64千克,胴体重20.13千克,净肉重15.35千克,屠宰率为44.55%,胴体净肉率为75.57%。
    萨福克羊较适宜在北方地区饲养。
    
(4)特克赛尔羊
    
    特克赛尔羊(Texel),原产于荷兰,是用林肯羊和莱斯特羊与马尔盛夫羊杂交选育而成的绵羊品种。我国在九十年代从德国引入,主要用于经济杂交生产羔羊的父本。
    特克赛尔羊具有早熟、多胎、生长快、产肉产毛性能均较好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特克赛尔羊被毛白色,头部及四肢无毛;颈粗、中等长,胸圆,背腰宽而平直,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
    特克赛尔羊成年公羊体重90~130千克,母羊65~90千克。公羔平均初生重为5.0千克,2月龄平均体重为26千克,平均日增重为350克;4月龄平均体重为45千克,2~4月龄平均日增重为317克;6月龄平均体重为59千克;母羔平均初生重为4.0千克,2月龄平均体重为22千克,平均日增重为300克;4月龄平均体重为38千克,2~4月龄平均日增重为267克;6月龄平均体重为48千克。4~6月龄羔羊出栏屠宰,平均屠宰率为55~60%,瘦肉率、胴体出肉率高。
    特克赛尔羊成年羊剪毛量为5~6千克,毛长14.5厘米,细度为46~50支,净毛率为60%;特克赛尔母羊初配年龄为7~8月龄,发情时间长,80%的母羊产双羔,产羔率200%左右。
    特克赛尔羊与细毛羊杂交,杂一代羔羊生长速度快,10~30日龄平均日增重为258克,30~65日龄平均日增重为320克,分别比细毛羊提高47%和68%。
    特克赛尔羊较适宜在北方地区饲养。
        
(5)夏洛莱羊

    夏洛莱羊(Charolais),原产于法国,以莱斯特羊、南丘羊为父本,与当地细毛羊杂交培育而成的绵羊品种。我国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引入,主要用于经济杂交生产羔羊的父本。
    夏洛莱羊具有早熟、耐粗饲、对寒冷潮湿或干燥气候均能适应、母羊泌乳性好、产肉性能好的特点。
    夏洛莱羊被毛白色,头部无毛,脸部呈粉红色或灰色,额宽耳大体躯长;胸宽深,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后躯宽大,四肢较短,两后肢距离较大。
    夏洛莱羊成年公羊体重110~140千克,母羊80~100千克。周岁公羊体重为70~90千克,周岁母羊体重为50~70千克;4月龄育肥羔羊体重为35~45千克,6月龄公羔体重为48~53千克,母羔38~43千克,4~6月龄羔羊的胴体重为20~23千克,屠宰率为50%,胴体品质好。剪毛量3~4千克,羊毛长7厘米,细度为65~60支;母羊初配年龄为6~7月龄,公羊9~12月龄;平均产羔率为180%,最高可达234%。
    国内引进夏洛莱羊纯繁育成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为108千克,母羊平均体重85.6千克;产羔率180%;羔羊生长速度快,1~30日龄羊羔平均日增重为290~300克。
    杂一代公羔平均初生重为4.32千克,79日龄平均日增重为197.23克,平均体重为19.85千克;母羔平均初生重为4.18千克,78日龄平均日增重为192.48克,平均体重为19.22千克。屠宰10月龄公羔的平均屠宰前体重为45.5千克,胴体重19.0千克,净肉重14.97千克,屠宰率为41.77%,胴体净肉率为78.79%。
    级进二代公羔平均初生重为3.79千克,63日龄平均日增重为269.74克,平均体重为20.82千克;母羔平均初生重为3.71千克,62日龄平均日增重为247.71克,平均体重为19.12千克。
    夏洛莱羊较适宜在北方地区饲养,南方部分地区也可饲养。
    

(6)湖羊
    
    湖羊,产于浙江省和江苏省的太湖流域地区,是优良的羔皮用绵羊品种。由于其肉质鲜嫩,可作为羔羊肉生产和培育肉羊新品种的母本素材。
    湖羊具有成熟早、繁殖力强、四季发情、多胎多产、羔皮花纹美观、肉质鲜嫩、耐高温高湿的特点。
    湖羊被毛白色,个别羊眼睑或四肢下端有黑色或黄褐色斑点,羔皮花纹为波浪状;公母羊均无角,头面狭长,鼻梁隆起,眼大微突,耳大下垂;体躯长,颈细长,胸部较窄,背腰平直,四肢纤细,脂尾呈扁圆型,尾尖上翘;母羊乳房发达。
    经过二十多年的选育,湖羊生产性能大大提高。成年公羊体重78千克,母羊45千克。初生重平均达到3千克,45日龄断奶平均体重为15.8千克,3月龄平均体重公羊为25千克,母羊为22.6千克,6月龄平均体重公羊为45千克,母羊为41千克,屠宰率为50%。
    湖羊母羊初配年龄为5月龄,成年母羊可四季发情,但多集中在春末秋初时节。经产母羊产羔率在250%以上,部分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每胎一般产两羔,多者产五、六羔,羔羊成活率一般为95.03%。
    湖羊可终年舍饲饲养,应按照舍饲饲养方法。湖羊在农区饲养,可充分利用各种青饲料、秸秆等资源。新疆地区曾引入湖羊,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7) 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南部、河南省东部及东北部、河北省南部以及皖北、苏北地区,是农区较优良的绵羊品种之一,因其繁殖力高、生长快而用于肉羊杂交改良的母本。
    小尾寒羊具有体质结实、个体高大、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四季发情、适应性强、耐粗饲、肉用性能好的特点。
小尾寒羊被毛白色,少数羊眼圈周围有黑色刺毛;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羊有较大的螺旋形角,母羊有小角、姜角或角跟;公羊前胸较深,背腰平直,体躯高大,前后躯发育匀称,侧视成方形;四肢粗壮、蹄质坚实;脂尾略呈椭圆形,下端有纵沟,尾长在飞节以上。
小尾寒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重110—120千克,成年母羊平均体重65—70千克。初生单羔重公母分别为4.92千克、4.35千克;双羔重公母分别为3.70千克、3.60千克。
    据测定,3月龄羔羊体重为16-18千克,胴体重平均为8.5千克,屠宰率平均为50.6%,净肉率平均为39.21%。6月龄公羔38千克以上,母羔35千克以上。
小尾寒羊性成熟早,母羊5-6月龄即可发情,当年可产羔。公羊7-8月龄即可用于配种。母羊发情多集中在春、秋两季,发情周期为18天左右,妊娠期为149(145-154)天。小尾寒羊经产母羊繁殖率260%,大多数一胎产2羔,也有一胎产3、4羔。

(8)波尔山羊
    
    波尔山羊(Boer),原产于荷兰,后被引入南非,经过长期的杂交选育形成了现在的肉用型改良波尔山羊品种。波尔山羊已成为世界优秀的肉用山羊品种,被许多国家引进。我国于1995年1月从德国引进。1997年开始,又陆续从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引入,目前在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饲养,主要作为改良当地山羊的父本,以提高产肉性能。
    波尔山羊具有体型大、生长快、繁殖力强、产羔多、屠宰率高、产肉多、肉质细嫩、适口性好、耐粗饲适应性强和抗病力强的特点。
    波尔山羊被毛白色,个别的有棕红色斑,头颈部和耳、尾部为棕红色;头部粗壮,眼大棕色,鼻呈鹰钩状,耳大下垂,角坚实,长度中等;体躯深而宽阔呈圆形,颈部粗壮、长度适中,胸宽而深,肩宽肉厚,背腰平直,腹部紧凑,尻部宽而长,臀部和腿部肌肉丰满,四肢短而粗壮。
    波尔山羊成年公羊体重95~110千克,母羊65~70千克。公、母羔平均初生重为3.5千克, 100日龄体重公羔为25千克,母羔为23千克;8月龄公羔为50千克,母羔为40千克。
经南非1976年测定,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3月以内平均日增重200克以上,饲料转化率为1:3.9,超过同期绵羊羊羔所期望的饲料转化水平。
据加拿大测定,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3月龄前日增重为255克,3~6月龄为255克,6~9月龄为205克,9~12月龄为190克。
    波尔山羊平均屠宰率为48.3%,高的可达56.2%;皮脂厚度1.2~1.4毫米,肉质鲜嫩可口。骨肉比为1:7,而一般山羊为1:4~5。波尔山羊公羊10月龄可以调教采精,母羊初情期为6月龄,大多数在8~10月龄开始发情初配。成年母羊四季发情,秋季是性活动高峰。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妊娠期150天,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产羔率151~190%。一般双羔占63%,三羔占28%,羔羊成活率为123~184%。
    波尔山羊与徐州本地山羊杂交,杂交一代羊100日龄羔羊宰前活重为21.29千克,胴体重为10.03千克,屠宰率为47.11%;波尔山羊与四川本地山羊杂交,杂交一代羊100日龄羔羊宰前活重为23.15千克,胴体重为11.35千克,屠宰率为49.77%。
    波尔山羊适宜于在农区、半农半牧区饲养。
    波尔山羊可以舍饲饲养,也可放牧饲养。因国内目前饲养的是种羊,大多采取舍饲饲养,有良好牧草基地的也采取舍饲半舍饲饲养。
    舍饲饲养的要点是:按饲养标准配制日粮,根据不同羊只、生长时期确定喂草量、料量,定时定量;饲草料要清洁,不喂霉变草料;饮水干净,冬季宜饮温水;羊舍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每天清粪,冬季注意保温,并定时消毒;做好夏秋两季的防疫、药浴及驱虫。
    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生产羊肉,以育肥羔羊为宜。1~2月份配种,6~7月份产羔,8~9月份断奶,冬春季出栏。在羔羊断奶后,母羊可利用秋季膘情好时再配种。农区以舍饲育肥为主。
    波尔山羊引进我国时间不长,需要逐渐积累饲养经验。应该筛选最佳杂交组合,以提高经济效益。

(9)南江黄羊

    南江黄羊是四川铜羊和含努比羊基因的杂种公羊,与当地母山羊及引入的金堂黑母羊进行复杂育成杂交,经过长期的选育而成的肉用型山羊品种,产于四川省南江县。南江黄羊由四川省南江县畜牧局等七个单位联合培育,1995年10月13日经过南江黄羊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11月14日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羊品种审定委员会实地复审,1998年4月17日被农业部批准正式命名。目前已推广到全国十多个省。
    南江黄羊不仅具有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繁殖力高、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性稳定的特点,而且肉质细嫩、适口性好、板皮品质优。
    南江黄羊被毛黄色,毛短而富有光泽,面部毛色黄黑,鼻梁两侧有一对称的浅色条纹,公羊颈部及前胸着生黑黄色粗长被毛,自枕部沿背脊有一条黑色毛带,十字部后渐浅;头大适中,耳大长直或微垂,鼻微拱,由角或无角;体躯略呈圆桶形,颈长度适中,前胸深广、肋骨开张,背腰平直,四肢粗壮。
    南江黄羊成年公羊体重50~70千克,母羊34~50千克。公、母羔平均初生重为2.28千克,2月龄体重公羔为9~13.5千克,母羔为8~11.5千克。
    南江黄羊初生至2月龄日增重公羔为120~180克,母羔为100~150克;至6月龄日增重公羔为85~150克,母羔为60~110克;至周岁日增重公羔为35~80克,母羔为21~36克。南江黄羊8月龄羯羊胴体重为10.78千克,周岁羯羊平均胴体重15千克,屠宰率为49%,净肉率38%。
    南江黄羊性成熟早,3~5月龄初次发情,母羊6~8月龄体重达25千克开始配种,公羊12~18月龄体重达35千克参加配种。成年母羊四季发情,发情周期平均为19.5天,妊娠期148天,产羔率200%左右。
    南江黄羊适宜于在农区、山区饲养。
                                                              来源:《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50项技术》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