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科技
知识之光点亮乡村 江苏"农家书屋"占全国总量1/3
时间:2010-05-31 09:04:32来源:作者:贝宜可

在推进“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历史进程中,我省新闻出版部门针对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现实问题,牵头组织实施了公益性文化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致力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江苏的“农家书屋”已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知识的灯火正在照亮江苏的乡村田野;“农家书屋”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文明乡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6年至今,我省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农家书屋已达 1.4万余家,占全省行政村总量的81%;预计到2009年底,全省农家书屋在行政村的覆盖率将超过96%——一个区域共同推进、遍布江苏大地的农家书屋公共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江苏调研时,高度评价:“江苏农家书屋建设投入大、速度快、质量好,为全国农家书屋建设带了好头,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为我国东部地区树立了典范。”

政府主导,但求为农所用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共建、资源共享,是我省农家书屋建设的共同特点。截至2009年8月,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 13264万元,社会捐助4564万元,建成农家书屋14061家,总量居全国前列。在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实施方案中,我省还明确提出将安排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专项资金,对部分已建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予以补助。

2006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将农家书屋工程列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五件实事”和农村新一轮实事工程,纳入《江苏省“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和“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的省“十大文化工程”,重点督查督办。省委宣传部、省委农工办、省文明办、省财政厅、省新闻出版局等20个相关省级部门联合组成江苏农家书屋工程指导委员会,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农所用”的理念,整合共建,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全省各地也相继成立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牵头的工程领导小组,将农家书屋建设任务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体系,签订责任状加以推进。

因地制宜,资金“直补”到位

针对我省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的特点,我省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因地制宜,采取省重点资助与各地自建相结合的方式,对苏北苏中部分地区予以资金资助,对苏南予以工作指导。2006年和2007年,省财政分别安排400万元资助苏北苏中地区34个财政转移支付县的农家书屋建设;2008年和2009年,省政府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将省财政资助资金分别大幅提高到2100万元和3700万元,资助范围则增加了黄桥、茅山革命老区 6个县和涉农的4个区。

早在工程实施之初,为统一标准、典型示范,我省对省财政资助建设农家书屋的出版物及硬件配置,采取由省新闻出版局统一招标、集中配送的方式,有效实现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自2007年起,为进一步调动基层农家书屋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我省对省财政资助农家书屋采取“以奖代建 ”方式,各地按照标准先行建设,由省、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专项资金直接下达至受资助县的财政部门。

结对帮扶,创新投入机制

在保证政府投入的同时,我省积极创新投入机制,灵活采取结对帮扶、冠名捐建等方式建设农家书屋,努力实现农家书屋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一是多渠道结对帮扶。鼓励出版发行单位与苏中、苏北经济薄弱村农家书屋结对,全省17家出版社与姜堰市19个村农家书屋建立结对帮扶关系,13家发行单位结对帮扶52个农家书屋。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则倡导鼓励乡镇企业与所在地农家书屋结对。

二是多形式捐赠援建。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参与捐赠援建农家书屋的,既有业内出版发行单位,也有业外的各类企业乃至外资企业。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已在全省捐建农家书屋60个;江苏春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组织实施“春雨助学计划”,向指定农家书屋及所在地中小学生捐赠品牌助学图书与工具书价值200万元;江苏可一出版物发行集团向全省225个农家书屋捐赠法律类图书价值200万元。

长效惠农,书屋“永葆青春”

在加快书屋建设进度、增加书屋数量的同时,我省还多方探索解决农家书屋的长效管理问题,寻求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依托农家书屋,全省各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群众性读书、科技、普法活动,千方百计引导农民群众读书用书。去年下半年以来,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我省苏北、苏中地区的农家书屋吸引了大批提前返乡的务工农民读书求知,学技术、找商机,走自主创业科技致富之路。苏南地区的农家书屋则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特点,订阅全国各地的报刊,让他们随时了解家乡的变化。

全省各地把农家书屋与村部、村娱乐健身场所、购物场所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资源。这样,对农家书屋来说,增加了人气,对农民群众来说,则方便了借阅。为保持农家书屋的长久吸引力,各地还对已建农家书屋的运行情况“回头看”,在回访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南京市江宁区对已建成的农家书屋进行拉网式检查,对维护不善、时开时关的农家书屋进行通报,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如皋市根据回访中农民的建议,在部分农家书屋安装了空调,改善阅读条件,把一批麻将桌前的农民吸引到农家书屋看书。(苏 芗)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