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整合首都科技资源,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今年北京将成立由市相关部门组成的重大专项审核小组,发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配套资金管理办法》。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总工程师陈力工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开始至2014年,北京在5年时间内共安排100亿元资金,用于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行配套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创新支撑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陈力工告诉记者,去年,市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在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方面,去年北京推动科技政策的创新和突破,全面推进先行先试的试点措施。在全国率先实质性推动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全年实现采购金额33亿元;组织200家单位参加股权激励试点;确定82家试点单位和101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开展列支间接费用试点;推动61家企业在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去年,北京全面实施“2812科技北京建设工程”,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8大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和“12项科技支撑工程”,会同29个市相关部门和18个区县,形成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年度折子工程》,推进近100项重点任务的组织实施。
在推动中央单位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落地实施方面,去年北京推动中国科学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建设,推进与国防科技工业集团公司的战略合作,为首都高校科研成果落地区县做好对接服务。同时推动中科院绿色制版技术、中科院龙芯CPU芯片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去年共有15位中关村人才通过国家“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评审,19人被认定为北京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6年共支持1230名青年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驱动北京调整经济结构 今年,北京将全面落实“2812科技北京建设工程”,全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驱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 陈力工说,今年北京将力争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累计超7000家;发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试点实施办法》;争取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金额达到40亿元;出台“支持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建设一批高端制造业基地,加速拓展重点产业链条方面,今年北京将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建设。联合研发攻关纯电动汽车整车和电机、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建设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探索市场运营模式。 在推进非晶科技产业园建设方面,今年北京将建设年产2万吨非晶铁芯、3万台非晶变压器的产业基地和500台/年非晶电机中试生产线,加速拓展非晶产业链。另外,今年北京将培育高端诊疗器械产业集群,结合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攻克大功率高频X射线机、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等诊疗器械产业化关键技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加速 今年,北京将加快实施“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力促生物医药产业从“小、散、弱”向“高、聚、强”的跨越式发展。 陈力工表示,今年北京将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突破太阳能电池重大设备产业化关键技术,形成100MW级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能力;开展大功率风电整机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年产200套以上风电整机的产业化能力。 为促进先进功能材料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今年北京将开展绿色制版技术产业化攻关,建成年产150万升级纳米复合转印材料,推动北京成为国内绿色制版技术的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在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方面,北京将突出资源整合和运营服务功能。完善面向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今年,北京计划新增25亿元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力争开放总量达100亿元;争取5000家企业接受研发实验服务,收入达到5亿元;推动成立“北京生产力促进服务联盟”和“首都研发实验服务联盟”。 在推动技术转移要素聚集方面,今年北京将建设好“中国技术交易所”和“北京国家技术交易中心”,争取2010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商报记者 李剑英 科技北京·数字 2009年,中关村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 去年前三季度,北京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777.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8%。 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67.9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42.9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3%。 去年1-11月,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43.2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利润总额59亿元,同比增长44.8%。 去年全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36亿元,同比增长20.4%。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