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科技
姬松茸(巴西蘑菇)栽培技术
时间:2013-03-11 00:00:00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方同






  姬松茸又称小松菇、巴西蘑菇,原产北美南部和南美北部,是一种食用菇类,菌盖、菌柄皆可食用。我们于1993年从福建引进试种,每平方米采收鲜菇7-10公斤。

  一、原料准备

  栽培100平方米需稻麦草1500-2000公斤、畜禽粪1000-1500公斤、菜籽饼75-100公斤、石膏粉35-40公斤、石灰30-35公斤。

  二、堆制发酵

  1.预湿在播种前15-20天,将草料浸泡吸足水分,预堆10-20小时,干畜禽粪也需同时淋水调湿预堆。

  2.建堆先在地面上按2米宽铺一层20-30厘米厚的湿草料,接着再铺一层湿畜禽粪,如此一层草料、一层畜禽粪直至铺完为止。堆高1.5米,堆顶呈龟背形,料堆四周与顶部须盖好草帘,下雨时或低温天气加盖薄膜,避免雨淋,同时又有利于保温、保湿,促进发酵。

  3.翻堆共翻堆3-4次。翻堆时要求把底部的料翻到上部,边缘的料翻到中间,中间的料翻到边缘,同时充分拌松、拌和,适量淋水,使其干湿均匀。发酵好的培养料色泽为茶褐色,手抓有弹性,用力一拉即断,并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三、选地做床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及近水源处整成宽1-1.2米、长度不限的菇床。床边筑10-15厘米宽的土埂,中间留20厘米宽的小土埂,畦与畦间留40-50厘米宽的走道,四周挖排水沟。并按常规搭设2米高的简易遮阳棚,床四周悬挂草帘,防止烈日照射。

  四、进料播种

  姬松茸在我地一年可播2次。春季,3月底至4月初播种,5-6月采收;秋季,8月上中旬播种,9-11月采收。播种前,料堆四周喷洒敌敌畏等药液,杀灭害虫,菇床内撒少许石灰粉消毒。料要趁热运至菇床内,去除杂质后堆20厘米厚,等料温降到28℃以下时再进行播种。播种时,先把菌种掰成小块,然后均匀地撒在培养料的表面,轻轻拍平后覆盖地膜。每平方米需菌种4-6袋。播后搭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播种后2-4天,当料面呈现白色绒毛状的菌丝时,需适时揭膜通风,促使菌丝向原料下层蔓延。发现有毛霉、绿霉等杂菌侵染,应立即挖掉被污染部位销毁,以防传染扩散。随着菌丝生长量逐渐增大,每天要揭膜通风2-3次,保持空气新鲜,促菌丝蔓延生长。

  五、适度覆土

  正常情况下播后10-15天,目测料面菌丝洁白浓密,并已向原料下层延伸1/3或2/3时,便可进行料面覆土。在揭去料面地膜后,先用粗土后用细土进行覆盖,覆土厚3-3.5厘米,其中粗土厚2-2.5厘米,细土厚1厘米。覆土后喷水,表土湿度以手捏成形而不散开、不粘手为宜。

  六、出菇管理

  覆土后10-15天,拨开泥土见大量洁白的索状菌丝时,便可定量喷水催菇,保持料面泥土含水量22%。当泥土缝中已形成米粒大小的白色菇蕾时,可适当通风。菇蕾长至大豆粒大时,每天喷水2-3次,掌握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雨天停喷的原则;切忌向幼菇淋大水,以免枯萎死亡。此期床内温度保持22-24℃,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之间,尽量避免昼夜温差太大。高温期间严禁中午前后淋大水。当子实体长到2-3厘米大小时,停止喷水,定期通风,以利菇体健壮生长。

  七、适时采收

  姬松茸从播种至采菇需35-45天,显蕾后持续出菇2-3个月。姬松茸子实体生长迅速,容易开伞与变色,因此要适时采收。高峰期每天采收2-3次。采收标准:菇体菌盖呈半球形或扁圆形,菌膜未破。采收时,用手紧捏菌柄的中部轻轻拔起,随即用小刀刮除菌柄基部腐草、泥沙等杂质,装入塑料袋鲜销。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