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科技
黑皮果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时间:2013-03-18 09:48:38来源:作者:易欣
1、选种
这里指的选种主要是指选用新鲜、粗大、无病虫害的梢头种段。由于广西果蔗栽种历史较长,蔗种已出现严重的退化变质现象,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良单株,建立留种蔗田,进行提纯复壮,或组培脱毒繁育。
2、选地整地、施足基肥
果蔗是茎杆高大、根系发达、需肥水量大的四碳作物,要求选择土壤疏松、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阳光充足、风力不大的壤土或粘壤土种植较为理想。连作年限较长的蔗地应更换,最好连作3-5年后间歇2-3年,下种前要进行精细整地,使耕作层土壤细、碎、深、松,然后起畦。起畦方式有两种,一是大行双畦植:畦宽2.5-3米,横县蔗区多采用这种方式;二是窄畦单行植:畦宽1.3-1.5米,博白蔗区多采用这种方式。凡排灌条件好、土层深厚的,可采用前者,以方便田间作业,凡排水不良、土层较浅的田块,可采用后者。起畦后开好植蔗穴,穴距0.8-1米,穴深15-20厘米,亩380-450穴,也可条种。施足基肥,对果蔗的高产优质栽培非常重要,基肥应以腐熟农家肥为主,亩施1000-20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钾肥10-12公斤,尿素6-8公斤,或贵州福特莱牌有机-无机复合肥或国产复合肥50-60公斤,。基肥可集中施于种植穴内,并与植蔗穴内的碎土拌匀,上铺一层薄土,避免蔗种直接接触肥料。
3、适时下种、合理密植
广西果蔗的适宜下种期为3月上中旬,最迟不过3月下旬。如果进行防寒育苗移植,可于2月上旬下种。下种前要先进行种苗处理:采用梢头苗做种,每段留3-5芽,砍种后剥掉蔗壳,进行浸种12-24小时,洗净后再用8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浸种10分钟或对种茎喷雾,最好经催芽后下种。
果蔗下种要求较细致,植蔗穴施基肥后与碎土拌匀并和水拌成泥浆,将蔗种浅种于种植穴内,蔗种平放,芽向两侧,并定向下种,即顺畦走向,芽统一朝东或朝南,有利于蔗芽接受阳光,提高温度,促进出苗快而齐,有利于蔗苗生长均匀整齐,便于日后的田间管理工作。下种时将蔗种略加压紧,使蔗种大面压入泥浆中,以蔗芽下面刚接触土壤为度,并注意蔗种两端切口用泥浆封住。下种后在蔗种上浇一层薄薄的泥浆,果蔗下种后暂不覆土,待出苗后再薄盖碎土。
果蔗的合理密植非常重要。据调查,广西果蔗一般亩株数在3000-5000条之间,从高产、优质与高效三方面考虑,亩留蔗株数应在3500-4200条为宜,以协调果蔗的亩产、株高与茎粗之间的关系,使二级以上的果蔗占总株数的80%以上,确保果蔗的外观好,即提高果蔗外观质量。考虑到果蔗要求出苗和生长整齐,下种芽数必须多出计划留苗数的70-80%,即亩下种芽数6000-8000芽,每穴下种15-20芽,并多种些预备苗,以供移植补苗用。确保齐苗与全田生长均匀,下种后喷一次500-600倍的敌克松药液,可以防治立枯病、根腐病,有条件的可进行地膜覆盖,以利早出苗、出苗齐、生势旺。
4、田间管理
4.1、合理施肥:果蔗是高产作物,用肥量大,如何合理用肥,有机肥、氮、磷、钾及微肥合理搭配,是果蔗高产优质与高效栽培的关键。肥料的合理搭配与适期施用,是种好果蔗最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考虑到土壤
肥力状况与肥料利用率等因素,亩产8吨的果蔗一般需亩施纯氮25-30公斤,P2O512-15公斤,K2O20-25公斤,此外还需适量的中微量元素。由于技术水平所限,蔗农一般只施三要素。有的仅施氮肥与磷肥,由于广西果蔗大部分为长期连作地,时间长的达15年以上,果蔗不单吸收肥料三要素,同时还带走了大量钙、镁、硫、硅、铁、锰、铜、硼、锌等中量及微量元素,这些元素长期得不到补充,势必逐年减少,至使果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病虫害发生较严重,果蔗品质也在下降。果蔗追肥应当遵循如下原则:早施、深施,苗期和生长后期轻施,分蘖期、拔节期重施。施用任何肥料都要进行深施。旺盛生长期还需根据生长具体情况,适当配施适量的尿素或碳铵。
可参照下表的用量施用。(单位:公斤\亩)
肥料品种基肥分蘖肥拔节肥攻茎肥
福特莱有机
-无机复混肥5050-6080-10070-80

果蔗进行根外追肥,也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可根据果蔗生长的不同阶段,选用磷酸二氢钾、尿素及微量元素类、氨基酸类叶肥进行根外追肥。在果蔗长至6-10叶时,亩用蔗丰灵80-10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雾,可起到良好的增产、增糖效果。
4.2、做好排灌工作:果蔗整个生长期需水量较大,但各个时期的需水量不同,做好各个时期的排灌工作很重要。果蔗幼苗期,为了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土温,保持土壤疏松,防止烂根,应适当控制水分,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雨季多时应注意及时开沟排水。果蔗伸长期需水量较大,此期应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保持畦沟薄水层,遇旱时要及时灌溉,挂畦面干旱时要应经常淋水,但也要注意不能大量灌水,因为水分过多,也会影响果蔗根系的正常生长,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使肥料分解与供应失去平衡。果蔗生长后期,即收获前一个月左右,应适当控制水分,目的是使果蔗组织结实,利于砍收搬运,使果蔗不易失水与变色提高果蔗质量,此期的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为宜。
4.3、补苗间苗:根据果蔗定向栽培计划,亩有效茎3500-4500株。由于病虫害等多种原因,有时会出现断垄缺苗或出现病弱苗现象。为了保证全苗与壮苗,在齐苗后应加强检查,对缺苗或幼弱苗应及时从苗圃中移苗补缺,间苗一般要进行2-3次,在苗高20-30厘米高时进行1-2次,40-50厘米高时定苗。目的是促使蔗田有合理的苗数,使蔗株分布均匀,生长整齐。这是促进全田植株大小、高矮基本一致,保证果蔗外观质量的重要技术环节。间苗的原则是去密留疏、去弱留强、去病留健。需要强调的技术要求是,只要是弱小苗、病虫苗及迟生的分蘖苗,不论亩苗数是否足够,也要坚决间掉,因为这种苗竞争力弱,最终不能成为符合质量要求的果蔗,徙耗营养与占据空间而已。
4.4、适时剥叶:剥叶一般从伸长期后进行,大约15-20天进行一次,每次剥除3-4片枯黄叶。剥叶可增强田间通透性,可保持茎色匀净,提高糖分,减少病虫害,方便田间作业,剥叶时应注意不要剥伤蔗茎,同时避免碰断健壮蔗叶,因为每一片蔗叶,都是该节蔗茎的营养源,碰坏蔗叶,该节蔗茎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严重影响该条蔗的生长与外观质量。
4.5、及时防治病虫害:果蔗的病虫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束顶病、纹枯病、花叶病,以及钻心虫、绵蚜、蓟马等。应根据病虫情报及时进行防治。
4.6、及时培土,防止倒伏:果蔗茎杆高大,遇风容易倒伏,影响果蔗的生长与外观质量。结合追肥,每月进行1-2次的培土工作。培土后适当加以压实。遇到大风天气,及时检查,将被风吹斜或吹倒的蔗及时扶正,并培土压实。必要时可将每蔸蔗用是绳子扎起,以增强抗风能力。
5、收获上市
果蔗的收获,应在果蔗生长后期,生长基本停止时进行。每年10月份,气温开始转冷,果蔗生长基本停止,蔗汁的糖分已经较高,这时应根据市场的需要,有计划地收获上市。由于广西的果蔗种植面积大,果蔗适宜采收期长,只要进入适销季节,就应及时出售,做好市场均衡供应,避免淡季过淡,旺季过旺,甚至造成销售不出去的被动局面。
果蔗怕霜冻,遇一次轻霜,叶片稍变黄,对品质影响不大,但遇重霜或下雪,会造成蔗茎糖分逐渐水解,品质变差甚至腐烂。因此,果蔗的收运过程应注意防霜冻。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