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京农业大学麻浩教授率领的项目组进行的“荒漠区无灌溉管件防护梭梭造林新技术”示范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该技术成为我国多年来在梭梭无灌溉条件下植树造林技术领域形成突破性的新技术,将有望推动我国荒漠生态治理和荒漠生态产业化进程。
据悉,该技术在新疆自治区防沙治沙多业一体化发展工作会议上被评为重点推介和参观的示范技术。其实用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国家林业局治沙办、新疆自治区林业厅、新疆防沙治沙领导协调小组等负责同志的高度评价.
梭梭是一种耐旱、耐高温、耐盐碱、耐风蚀的优良防风固沙和生态保护植物,也是我国荒漠半荒漠区固沙造林面积最大的建群树种,在这些地区防沙固沙、减缓荒漠化、维护生态安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但在荒漠半荒漠地区植树过程中,梭梭存在无灌溉条件下直播苗、移栽苗成活率普遍较低(10%以下,某些年份几乎为零)和生长缓慢(移栽当年普遍株高仪为10- 30era,分枝少)等瓶颈问题。
“荒漠区无灌溉管件防护梭梭造林新技术”具有不需浇水或灌溉、可直播也可移栽、移栽成活率高和当年生长量大、亩投入成本少、也可运用于其他荒漠半荒漠植物种植和造林过程中等特点。目前,同绕该项技术体系,项目组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经过近几年多个荒漠生态地点的试验、组装集成和示范,已具备围绕该技术体系进行荒漠生态治理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开发雏形。
(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
马桂莲采集;俞美莲编译;张琴加工;姚利根、姚佳编辑上传;江洪涛审核。
上海市农科院图书馆竭诚为您服务:免费提供农业资料!
电话:021-62202916(24小时绑定手机),邮箱:jhtsaas@126.com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