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多空力量相抵强麦期货涨跌两难
时间:2009-10-29 14:17:0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春节后,发生在我国小麦主产区的严重干旱刺激了强麦期货在节后短短几个交易日上涨了100多点。

但随着近期降水的增多,加之各地的积极抗旱,小麦产区旱情基本消失,小麦生长得以恢复。强麦期货的天气炒作终于告一段落。但前期建立的天气升水并没有由于旱情的消失而过多回吐。这是因为政府提高今年最低价小麦收购价格的利好逐渐在期现货市场发挥作用,同时继续提高最低价小麦拍卖底价等一系列拉抬小麦价格的措施也使得现货小麦价格底部不断抬高。后期看,小麦生长的恢复、充足的供应、低迷的需求短期内遏止小麦价格进一步走高,但政策的力挺也限制了小麦价格的回落空间,在周边相关农产品市场大体稳定的背景下,强麦期货或将继续目前的震荡格局。

如果没有延续3个多月的干旱,春节后的小麦现货价格和强麦期货价格不会这么迅速的上涨。因为从需求上看,春节后一段时间往往是相对需求淡季,虽然此时面粉厂库存小麦并不多,但由于春节前,面粉短时间内销量增加,居民有了一定的库存,节后面粉采购数量相对偏少。往年此时小麦价格一般倾向于稳中趋跌。但起始于去年11月份的小麦产区的干旱改变了今年的小麦运行规律。在2月初,我国大部分小麦产区出现了50年一遇的干旱,减产预期引起了一定的恐慌抢购,而农民对本来就不充裕的库存小麦采取了惜售行为,导致小麦现货价格短时间暴涨。强麦期价当然也闻风而动,在短线资金的推动下,短短数个交易日,主力合约就上涨了130多点。

但小麦的旱情没有继续恶化和发展,各级政府和麦农组织了大规模的抗旱,尽量将旱灾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天随人愿的是,最近小麦主产区又普遍降水,短期内,小麦旱情基本消失。据统计,截止到3月1日,主产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为3254万亩,其中严重受旱692万亩,分别比高峰时期下降12946万亩和6172万亩,降幅为80和90,旱区小麦受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经下降到4.8,已经低于农业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四级响应指标,农业部决定从3月2日起解除农业抗旱应急响应状态。虽然旱情基本消失,但长时间的干旱对小麦的生长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对干旱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的评估尚没有定论,最高的减产估计为安徽省,该省农业专家估计可能会造成10-15左右的单产降低。而其它大部分产区预计可能会导致5以下的减产。但无论减产幅度多少,由于抗旱造成的种植成本增加是确定无疑的了,甚至可能造成品质下降。

小麦产区旱情的缓解一定程度上驱散了人们的恐慌情绪,短时间暴涨的小麦现货价格也出现高位回落,强麦期价也失去了进一步上冲的动力。但当初建立的天气升水并没有完全回吐。政府继续不遗余力的对粮食市场的扶持措施对小麦价格的促涨作用逐渐被市场被动接受。自前年年底以来,我国小麦、面粉出口被政府叫停之后,国际小麦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落之后,

甚至于国际经济危机使农民工返乡人数增加,面粉商品消费量降低之后,消费环节对小麦价格的拉动效应基本消失。基本可以说从去年的小麦收购期开始,国内小麦现货价格的上涨几乎完全是由于政府对小麦的提价收购、在拍卖中提高拍卖底价促成的。

由于政府对小麦的大量收购,农民余粮的有限,社会收购量的减少,使得中储粮小麦拍卖成为市场最稳定、最大的小麦货源。所以,政府每一次提高拍卖底价都使小麦市场有所提高。那么随着今年新麦收购期的临近,国内小麦价格也逐渐向新麦收购价靠拢,甚至一度高于新麦预定收购价。政府对小麦市场的扶持,使小麦价格稳中趋涨的态度决定小麦价格回调幅度有限,但上涨高度也不会太多,毕竟政府也不愿意看到小麦价格飚升。

除此之外,周边农产品市场特别是粮油期货市场的相对稳定也无法给强麦期货带来太多的上涨或下跌引领。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使得国内豆类期价维持了2个月的震荡,玉米也在供应充足、需求低迷和政府收储的各方力量角逐中艰难回升,止涨震荡。加之强麦期货相对低的持仓量和成交量,相对低迷的市场参与热情,都限制了强麦期货在短时间内出现大的行情。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