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建德市南八村“水稻万村示范活动”的探索
时间:2009-10-30 10:07:3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建德市航头镇南八村现有5个自然村,220户,810个人,水田面积为670余亩。由于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去年全村有100多亩良田抛荒未种,单季稻种植面积只有520亩。在家种田的劳力以老人和妇女为主,栽培管理大多采用传统老技术、老方法,单季稻亩产只有448公斤,低于航头镇全镇474公斤的平均水平。

  村支部书记伊红华所在的下池塘自然村,48个农户中有47个农户的青壮年在外地打工,主要从事建筑、包工、餐饮三大类行业,经济收入较高,多数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有的超过5000元。由于在外打工与种田相比收入差距悬殊,整个自然村去年有40多亩良田抛荒。支部书记伊红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去年,他被建德市农业局确定为参加全省“水稻万村优质高产示范活动”的示范户,在全村率先示范水稻强化栽培新技术,3亩多单季稻平均亩产达到615公斤,比前年每亩增产140多公斤,取得了明显的增产节本增收效果。伊红华获得浙江省农业厅授予的2006年度“优秀水稻高产示范户”称号。在去年示范成功的基础上,伊红华决定偿试由村组织开展统一服务推广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生产水平。今年,在伊红华牵头带动下,下池塘自然村组织开展单季稻生产统一服务工作。全自然村121亩单季稻统一采用强化栽培技术,并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机耕、统一插种、统一管理(包括统一施肥、灌水和防病治虫)、成熟期统一收割的六统一服务。育秧以及大田施肥、灌水和防病治虫等作业由村组织生产经验丰富的农民统一完成,移栽时由村组织全村闲散劳力以工折本的形式集中完成,机耕和机收由村出面联系农机服务队完成。统一服务推广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给农民带来很多实惠。单季稻强化栽培于5月中下旬播种,5月底至6月初秧龄12~15天时实行小苗早栽,全自然村连片种植的121亩大田,集中育秧只用了4亩秧田和38.5公斤种子,平均每亩大田用种量仅0.32公斤,比往年每亩节省种子0.25公斤(计币9元)。由于集中连片统一机耕和机收,机手同意每次机耕或机收每亩都优惠10元。经核算,每亩单季稻生产成本为380多元。其中,种子11.5元,化肥70元,机耕60元,机收70元,插秧40元,病虫统防统治及灌水100元,秧田翻耕及管理15元,大田挖沟20元。为了做好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示范应用工作,村里决定向农户每亩收取330元成本费,其余50多元由村里补助。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农户只要交上每亩330元的费用,稻田的农事操作就不用操心了,水稻成熟收割时,拿着麻袋到田里来收稻谷就是了。这一生产服务模式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目前,这121亩单季稻长势十分喜人,已经搭好了高产苗架,打下了高产的基础。许多老人说:“把田交给村里种,一亩田只需交330元钱成本费,到时候能收回500公斤以上的稻谷,这是人人欢迎的好事。”南八村下池塘自然村示范推广单季稻强化栽培技术实行“六统一”服务,确保了技术到位率,达到了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而且消灭了抛荒田,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多产粮食。强化栽培大田水分管理实行湿润灌溉,分蘖期间减少水分灌溉,也为水资源不足南八村消除或缓解农民争水矛盾和纠纷提供了技术途径,有利于农村的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