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江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扎实开展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粮食生产连续三年创造了面积、单产和总产“三增”的喜人局面。200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7.3万亩,总产24.2万吨,平均亩产422.3公斤。蔡兴泉户于2006年以早稻698.5公斤、双季稻1408.9公斤的成绩创造了浙江省粮食亩产最高纪录,2007年又以早稻亩产734.5公斤的成绩,再创全国早稻高产纪录。然而我市水稻平均单产与高产纪录的差距仍较大,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今年是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我市以稳定农田面积、扩大复种指数、主攻平均单产、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种粮效益、保障粮食安全的工作思路,全面制订了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并扎实开展了落实工作。我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责任
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市长为副组长,农业、粮食、财政、国土等部门为成员的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2008年江山市粮食生产指导意见,明确了200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确保57.6万亩、粮食总产确保24万吨的工作目标,市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粮食生产工作责任书,将粮食生产及粮食订单收购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到户,实行指标考核,目标管理,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我市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二、落实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为切实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我市在认真执行中央、省、市对粮油种植进行补贴的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另外出台了以下扶持政策:
一是鼓励多种早稻。对种植早稻面积30亩(含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每亩给予20元的奖励补贴。
二是继续实行高产示范奖励。150亩以上的示范片,经农业、财政部门联合验收,达到早稻平均亩产475公斤以上、单季晚稻平均亩产625公斤以上、连作晚稻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标准的,每片奖励3000元。
三是对列入农业部农业(水稻)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科技示范户和省级万村水稻高产示范的示范户,安排技术指导员挂联指导,并优先供应良种,提供入户技术指导,同时给予适当的物化补贴。
四是对新建联结农户100户以上、运作管理规范、并有效地为社员和面上农户开展植保、农机等专业化服务的专业合作组织,由市财政给予一次性1万元奖励。
五是完善土地资源补偿制度,每年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中安排15%用于农业耕地保护和开发,以确保农用粮地不减少。08年计划新建标准农田1.4万亩,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中低产田改造1.3万亩,总投入1368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
六是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万元的农机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农业机械化。
三、推广科技,提高种粮效益
良种良法是提高单产,增加种粮效益关键。早稻推广中早22和金早47,示范浙101和中嘉早32;单季晚稻推广中浙优1号、两优培九和协优315,示范国稻6号;连作晚稻推广新两优6号、协优963和浙糯36,示范协禾7号、中优1176。同时抓好旱育秧、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稻草还田、超级稻强化栽培等五项主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市政府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列入乡镇年度考核。2008年全市示范推广15万亩圆粒型多用途早籼稻、25万亩超级稻及其配套适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40万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42万亩、水稻强化栽培技术4万亩。并且,在凤林镇建立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力争单产实现吨粮。
四、创新机制、优化服务体系
一是促进土地流转,积极培育新型粮食生产主体。2007年我市建立了土地仲裁机构,制订了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发展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企业、培育新型农民建立平台。并鼓励工商资本和民营企业投资粮食生产,积极组建以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2007年我市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49946.2亩,规模种粮面积72598亩占全市粮食总面积的12.3%,其中:4家粮食专业合作社种植水稻面积7050.2亩, 2845户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粮油复种面积65548亩。今年种粮大户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二是创新粮食生产服务机制,积极培育粮食专业合作组织。鼓励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组织采取土地季节性流转、多年性流转等方式来从事粮食生产,通过托管、代管、承包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统一育秧、病虫防治、机耕机插机收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目前,我市组建了育秧、植保、农机等服务组织25家,服务面积55800亩。
三是全面落实农技推广人员工作责任制,做实农业服务工作。我市已制订出台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案,加强了农技推广保障体系建设,认真实施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制度。乡镇原则上不安排农技员、农机员、农经员、动物防疫员从事与农业专业业务无关的行政工作,确保乡镇 农业各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做好业务工作。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农业科技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创新工作,保障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促进科技兴农。
四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积极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今年我市将加大对工厂化育秧和机械插秧的示范推广力度,着力提高水稻耕作、插种、病虫机械统防、收获等主要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实现农机作业面超35万亩,其中,机收10万亩,机插1万亩,机耕24万亩,为农节本增收300万元。全面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 活动 ,在全市重点建设5个农机化示范乡镇,培育1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7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和30个“平安农机”示范村。
我们将借全省春耕备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的春风,做到工作早发动、政策早宣传,计划早落实,全面掀起春耕备耕热潮,为水稻高产创建年起好步,开好头。
(浙江江山市人民政府供稿 2008年3月25日)
评论 |
|